第二百六十八章 御街少年足风流 红纱覆面笑倾城(2 / 2)

金童记 濯水清浅 3293 字 2021-04-24

折起置于胸膛间,后来新婚之夜揭开盖头时,夫妻二人谈起相识种种,乔夫人再度福至心灵,非缠着夫君再戴一回盖头给她看,这回她要亲自揭了。

琼林宴后各位新科进士的出路也定下了,似李玉麟乔卿云这般要受重用的,自然要放在翰林院攒几年资历,再放外任实践出真知,而那些排名不太好,家中又无甚助力的人家便无缘在翰林院立足了,去穷乡僻壤做个小小地方官便是他们的归宿。

周修文考的不算好,吊在了二甲的尾巴上,当然凭着他的太傅祖父王妃姐姐,向皇帝求个情分,让他在翰林院待几年也是能的,毕竟非翰林不入内阁嘛。

这回周大爷却忽然硬气了,“我不想去翰林院,我年岁已不小,翰林院的先生们皆是祖父门生父亲好友,我去了那儿能历练到什么,活在家人的羽翼下,我永远也成长不起来,还不如让我去外任,真经了事情才能长进。”ii

他说的倒是这么个道理,但他一个读了二十年书的大少爷,去地方上做官,他知道怎么做么?他知道何为民生政治,知道赋税刑吏的内里门道么?

周修文诚实道“我不知道,可谁又生来就会做官,我在翰林院再待三年,不过换个地方再读书罢了,我总要入官场,赶早不赶晚,求祖父赐我两个阅历丰富眼光毒辣的幕僚师爷,让我带着去任上吧。”

大老爷还是不同意“非翰林不入内阁,你没进过翰林院,日后撑死了也就是一方封疆大吏,进不了这中心朝堂的。”

大夫人也道“你的亲事还没定呢,孙家姑娘可等了你许多年了,你这一去,可不是要耽搁人家?不如留在翰林院,待你成了亲,正好拖家带口去任上。”

孙家姑娘是和周修文青梅竹马长大的玩伴,两家长辈都是文人,交情也不错,周修文说未立业不敢成家,这几年又是国孝,耽搁到了如今,他是有些愧对孙家姑娘的,他不似李玉麟他们那样惊才绝艳,嫁给他可委屈了。

“亲事皆由父母做主,定好了日子我回来拜堂便是,若定的是孙家妹妹,代我和她表声歉意。至于父亲说的非翰林不入内阁,曾大人不就是个例外么?我不敢和他比肩,想来我这样的资质,若凭着家里庇荫入了内阁也难有建树,还不如老老实实为地方子民做些事情。”

他意已决,这回要离了家中,做些建树出来,他希望离了京后,人家提起他是年轻有为的周大人,而不是太傅的孙子,王妃的弟弟。

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