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3章 禁军听谁的?(2 / 3)

逍遥侯 大司空 6045 字 2019-08-25

说,两宋的文臣掌军,其结果是军队被腐朽的官场文化,彻底侵蚀殆尽,毫无战力可言。

又比如说,明末时期,文臣屡屡对辽东的战事指手画脚,结果也是悲剧性的凄惨!

李中易把军事和文治彻底分开,目的就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绝不能出现外行指挥内行的悲剧!

“娘娘,外面议论纷纷,对朝局的稳定非常之不利,老臣恳请娘娘召见警政寺的李延清和缇骑司的左子光,命他二人务必抓住造谣惑众的奸人。”孔昆有心拍薛太妃的马屁,故意把薛太妃捧得很高。

实际上,内阁不仅指挥不动李云潇,更是无法插手缇骑司的事务。

由此可见,李中易亲手制定的分权制衡的国策,有多厉害?

只有内阁和军方都有求于皇家,皇家才能在各种政争之中,始终掌握主动权!

“孔相公,大郎在京的时候,时常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其实并无大用,是这样吧?”薛太妃冷不丁的反驳,竟令孔昆哑口无言,他顿时收了轻视之心,脊背挺得更直。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外面传来消息,李云潇来了,等着太妃娘娘的召见。

“请他进来吧。”薛太妃显得很客气,用了请字,而不是叫字。

请和叫,别看只一字之差,其中的内涵却是迥然不同。

薛太妃虽然从不过问军政事务,她却听李中易说过,起自于河池的乡军旧部,才是他们李家傲然立于朝堂之上的根本性力量,必须相信他们,重用他们。

和普通的河池旧部不同,李云潇以前既是李中易身边近卫军的都指挥使,还曾兼任过老李家的大总管,这是何等的信任?

俗话说的好,知子莫若母!李中易是什么人,薛太妃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李云潇能够掌管京畿的禁军和乡军,这件事情本身就说明了,李中易对他的绝对信任。

所以,薛太妃并不以李云潇为家仆的态度,反证了她不仅不傻,反而是格外的精明睿智。只是,在李中易的笼罩的阴影之下,薛太妃平日里无法彰显智慧和能力罢了。

“臣京畿道兵马大总管李云潇,叩见太妃娘娘。”李云潇刚一进门,便利索的大礼参拜。

和别的将领不同,李云潇曾经管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老李家的家务事,薛太妃和李中易之间的母子感情,他知之颇深。所以,听说薛太妃相招,他很快就来了。

李云潇一副红光满面的健壮模式,哪有半丝病容,魏仁浦的心里立时就不痛快了。

内阁首相亲自下手札相招,李云潇装死装活的不肯从命,还编了个蹩脚的病重的理由,简直是不可忍。

孔昆和魏仁浦虽然面和心不和,但他也确实看李云潇不怎么顺眼,主要的原因是,李云潇实在太不把相公们放在眼里,简直是嚣张到了极点。

刘金山和李云潇同为李中易的心腹,但这一次,刘金山对李云潇难免有些看法了。

区区一个管军的将领而已,内阁乃是处理天下大政的所在,就不能尊重一些么?

不管内阁的相公们对李云潇是个啥看法,薛太妃却知道,李云潇是妥妥的自家人。

“给李大总管搬个凳子来,上茶!”薛太妃很给李云潇面子,李云潇赶忙抱拳拱手道,“臣下站着就好。”

薛太妃故意板着脸说“你如今已是朝廷重臣,岂能少了应有的礼数?”

李云潇完全不敢和薛太妃顶嘴,只得捏着鼻子认了,乖乖的坐到了相公们的对面。

大周的规矩,文左武右,文贵武贱,相公们一字排开居左而坐,李云潇只能委屈的坐到右边去。

“李大总管,不知前方的战况究竟如何?”薛太妃这一问,恰好问到了关键节点之上,问的很有水平,令人必须刮目相看。

“禀娘娘,前方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