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1章 何为袍泽?(2 / 3)

逍遥侯 大司空 5779 字 2020-12-23

自参加下级军官婚礼的消息,不径而走。

军人和政客终究不同,军人最讲究的是,平时一口锅里搅马勺,战时一起玩命!

在重文抑武之风渐渐盛行的大周,李中易等于是用实际行动,旗帜鲜明的支持了军队。

当今皇帝的举止,代表了强军之路,不会停歇的政治姿态。

对于这个姿态,只要不是傻瓜,就肯定看得懂!

说白了,李中易就是要告诉国人民,强汉朝的执政理念,既重文治,同时也会狠抓军备,两手抓,两手都会硬。

从孙彬家喝罢酒出来,李中易并没有马上回府,而是领着张三正和高强,朝桑家瓦子的方向,逛了过去。

汴京城中的桑家瓦子、内中瓦子、里瓦子三处,就有勾栏五十余座。这里的勾栏,并非是买春的所在,而是大舞台。

围绕勾栏的看棚,有大有小,特大的可容数千人。内中瓦子的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的夜叉棚、象棚,都是有名的看棚。

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其中,桑家瓦子是东京汴梁最大的娱乐场所,里面说书的、唱戏的、杂耍的、卖艺的都有,每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前去消遣解闷儿。

当然,那里买卖铺户的生意也火爆得不得了,同时许多摆摊儿、挑担的商贩也去凑热闹,使得那里从早到晚人头攒动,场面异常壮观。

自从李中易打进了开封城之后,就取消了夜禁,结果是,各种娱乐场所的不断涌现,极大的丰富了开封居民的夜生活。

张三正和高强,肩负着保护李中易安的重任,他们自然不希望李中易去瓦子里厮混。

然而,李中易是那种拿定了主意,九牛拉不回的主,高强和张三正两个人只得暗中调派人手,将李中易的四周包成了铁桶。

李中易微服出行,混迹于瓦肆之中,警政寺卿李延清很快得知了消息。

如今的开封城中,各类巡警铺过百,可谓是遍及于大街小巷之中。

李中易身边的亲牙,个个带着家伙,又穿着便衣,形迹难免可疑,自然逃不过巡警们的暗中观察。

李中易刚买了一柄折扇,还没扇两下,却见一身便衣的李延清,就站在身前的不远处,恰好挡住了他的去路。

“皇上,此地鱼龙混杂,怕是安隐患很大啊。”李延清主管着开封城里的治安,他比谁都担心李中易的安问题。

李中易摆了摆手说“有你在,我怕啥?”这话怎么听怎么不对味。

李延清赶忙闪到一旁,小声说“小人哪里担当得起这么大的责任?”

“既然担当不起,那就闪开到一边,陪我逛饱了再回去。”李中易成心不想回府了,李延清只得捏着鼻子认了。

李中易正逛着,却见几名三司使衙门的税吏,沿着桑家瓦子两边的街道,收摊贩们的税。

“真扫兴!”李中易摇了摇头,找小摊贩们收税,收不上几个钱,还很容易坏了自家的名声。

李延清看出李中易的不满情绪,不过,三司使是李中易的义兄黄景胜,借他李延清八万个胆子,也不敢给老黄上眼药。

“爷,这里的摊贩都是固定的,哪怕是没出摊,也没人敢抢他们的位置。”李延清这番话一出口,李中易立时警觉了,扭头问李延清,“莫非涉黑涉恶?”

李延清摸了摸鼻子,小声说“这些摊贩的背后都有靠山。”

李中易一听就明白了,敢情是黄景胜手下的税官,来收王大虎手下的税款,典型的大水冲了龙王庙。

“你人面熟,你倒是说说看,该不该收摊贩们的税?”

李中易以前认识一个朋友,那人在京城的知名夜市里,有好几十个摊位,靠着收租金每月都可以过得很滋润。

李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