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使臣(1 / 2)

陈年纪事 迟迟未到 3570 字 2019-08-21

定国公卫康的营房设在了卫指挥使司之中,是以卫雍进城之后并未回大营,而是直接去了卫司。

来到卫司衙门,卫雍翻身下马,大步跨进了门,守门的小兵看到他,立刻躬身为他引路,道“卫将军来的正好,大将军刚还问起您来着。”

卫雍脚步不停,问道“大将军可有说因何事寻我?”

那小兵一路小跑着,有些气喘吁吁的道“小人不知,不过今儿一早,有个胡人求见大将军。大将军请您过来,怕是与此有关。”

卫雍嗯了一声,便不再回话,大步向书房走去。

定国公此时正与那自称是金朝使臣的人相对而坐,下首则有几位参将作陪,就听到有人隔着门传道“大将军,卫将军到了。”

定国公微微蹙了蹙眉,有些不悦“让他进来吧。”

卫雍推门缓步而入,看到屋中之人并未有何异色,而是直接向上首的定国公躬身行礼道“末将来迟,还请大将军恕罪。”

卫康向着他微微挥了挥手,卫雍便直起身立于卫康身后,默默的打量起与父亲相对而坐的这个人。

此人年约三十,浓眉深目,着一身青色胡服,头发却不似胡人那般松散蓬乱的束在脑后,而是用一支木簪整整齐齐的挽了个道髻。明明是不伦不类的装束,看上去却丝毫不让人觉得不适,反而有种莫名的和谐之感。

“此乃犬子卫雍,”卫康声音低沉,不带任何情绪的望向对面的胡人使臣,问道“不知易国师此来我大陈所为何事?”

那人闻言却是一笑,淡淡的瞥了眼卫雍,说道“令公子果然一表人才,难怪中原人有言,虎父无犬子。”他收回眼神,默默的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才继续说道“只可怜吾汗,人至暮年却痛失爱子,整日寝食难安,我等臣子皆是愿为吾汗分忧,只是不知从何处着手。是以易九此来是向大将军求一个说法的,我朝二皇子因何会在自己的领地内,被大陈的将士所杀。”

“笑话,真是笑话!”坐在卫康下首的副总兵孟常德猛的一拍身侧的案几,怒道“阿鲁台那贼子自率大军犯我大陈,如今兵败身亡,你们金贼反倒来找我等要说法,简直荒唐至极,可笑至极!”

那易九却不看孟常德,只含着浅笑望着卫康。卫康略一抬手,示意孟常德安静,自己却笑着说道“国师既然觉得二皇子的死,我大陈应给你个说法,那卫某就要先替为护义洲而战亡的万千将士,向国师讨个说法了。”他笑着垂下眼睛,轻叹道“我义州城将士本应安居乐业,安稳度日,却不想城外之人狼子野心,举兵来犯,不得不提刀护家国,进而战死疆场。对此,国师可能给我大陈一个说法?”

易九闻言表情半点不动,不怒反叹道“将军所言极是,两国交战,苦的只能是边疆百姓普通兵士。只是我等皆是忠君护主之人,如今立场不同,自是无法心平气和的相处。只是卫将军应知,大陈那些护国战死的将士,皆可安眠于故土之中,而我朝二皇子,尸身却依旧漂泊在外,故土难还。”易九将眼神转向卫雍,说道“你们中原有句话叫做入土为安,叶落归根。易九此来,就是要请卫小将军将二皇子的尸身归还我朝。”

“哦?”卫康面带恍然,微微扬声问道“易国师所言可是确有其事,那金朝二皇子的尸身可是在你那里?”

“回禀大将军,末将不知。末将这几日一直在操持忠勇伯父女的后事,所以并不知有此事,许是国师消息有误。”卫雍躬身抱拳,脸不红气不喘的说道。

闻言卫康微微的点了下头,回望向易九,笑道“犬子仰慕忠勇伯已久,是以近几日是在忙碌此事,此事我亦是知晓的,今日犬子更是因送忠勇伯的棺木回京而来迟。”他顿了一顿,笑容更加温和有礼“既然他说不知,那想必二皇子的尸身是不在大陈境内了,国师恐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