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 借钱(加更1)(2 / 2)

宁一来,翠芬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明媚了。

嫂子在,她就再也不慌了。

“可以。”公安认识徐婉宁,知道她对于整个县城的付出,自然愿意给她一个薄面。

徐婉宁在翠芬身边坐下,望着对面的几个人,“你们刚才,东子和翠芬是借了你们的钱,所以才发家的吧?”

“对,就是!”

“他们俩当初日子那么难,要不是跟我们借钱,他们连去京市的火车票都买不起,哪儿能在京市挣大钱啊?”

“那你们看,他们借了你们各自多少钱?”

“借了我家五十。”

“借了我家一百!”

“我家不多,八十。”

翠芬面无表情地听着。

她不知道,自己和东子竟然欠了这么多“外债”。

徐婉宁也不反驳他们的话,等所有人都完后,她才对公安道:“公安同志,据我所知,这些人都住在农村,是靠挣工分来养家糊口的,平时能养活一家人果腹都已经很不容易了,能攒下这么多钱,实属不容易。”

“你这是对农村人有偏见!咋的,就只能你们城里人挣钱,不允许我们农村人挣钱?”

面对指控,徐婉宁依旧不疾不徐道:“而且从他们的描述中,借钱的时候是一年多以前,那个时候才刚刚开放,他们却能毫不犹豫地拿出这钱,这明了什么?”

“明了我们对东子这个外甥很照顾!”

公安压根儿不理会搭话的人,问徐婉宁:“徐同志认为,这明了什么?”

“这明了,他们几家人都不缺钱,至少家里得有个百来块的积蓄,才能顶住压力借这么多钱给东子和翠芬。如果这样的话,那他们家里的条件在整个农村都是好的吧?不顿顿大鱼大肉,但马上过年了,腊肉腌了吧?”

“我们家里有没有钱,跟我们借没借钱给他们两口子,有啥关系?”

这些没啥见识的人,听不懂徐婉宁的弦外之音。

但公安肯定听明白了。

亲情诚可贵,但在钱财面前,就不值一提了。

尤其是,当大家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一分一厘的钱都是要用在刀刃上的。

而这些人却能毫不犹豫地借那么多钱给东子和翠芬,只能明,他们家里不差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