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预期寿命(1 / 2)

朕即大宋 杨氏良家子 220 字 2022-08-19

钱氏。

听到这个姓氏,赵桓立即就理解了为什么胡铨身不由己。

大宋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钱氏在大宋是仅次于皇室赵姓的第二大家族。

当年大宋立国,吴越王钱俶,主动归降于大宋,而且帮着着大宋平定江南,立下不小功劳,后来被封王。

在大宋东京,还有吴越王钱俶故居,靖康二年东京之战,东京好汉李宝就带着京城义士们在钱俶故居里跟金人血战,斩下了四十七颗首级,极大振奋了东京百姓抵抗金人的士气。

不得不说,因为钱氏的纳土而降,大宋对其整个家族都非常地照顾,可谓君臣相知的楷模。

如果每个亡国之君,后代都能有这种待遇,那简直是国家、社稷之幸。

钱俶被封王,其后人在大宋也纷纷出仕,为官一方。在大宋一朝,钱氏有三百二十多位进士。

但值得赞赏的是,这个家族并不以从政为第一追求。

很快就从政治家族转变为文化家族,在学术、文化、医学等领域成果斐然。

被推崇为“富贵文物三百年相续,前代所未见也。”

正因为这个家族不崇尚从政,所以成为了千年世家,直到天朝建立,钱家亦了无数学者和院士。

仅院士就有一百多人,还有著名的科技三钱。

分别是天朝的导弹之父、原子弹之父、和航天之父。堪称天朝功勋国士。

所以赵桓立即就理解了为什么钱氏不跟商人们一起来见自己。

这种文化世家,科研家族,的确是跟商人们没有共同话题。

此前赵桓内心还有些肃杀,很警惕什么家族已经可以影响堂堂苏州知府的行为。

但听说是钱家后,很快就释然,一个不立志于从政的文化家族,实在是会让统治者充满了好感。

“让他们到百花洲来见朕吧,朕倒也想跟他们聊聊。”

胡铨拱手,说道:“臣这就去通知他们准备面见圣驾。”

待赵桓回到百花洲,天色已暮,但苏州是一座不夜城,灯宵月夕,教池游园,青楼画阁,绣户珠帘,花光满路。萧鼓喧空,家家夜宴。

满城的花灯与罗绮将城市映照得灯火阑珊,繁华的夜市和优美的调弦管乐,使入眼一片繁华太平。

尤其百花洲下,画舫绮丽,游船窜梭。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

赵桓回到行宫,发现无数宫人都汇聚在高台上,观赏着百花洲下的勾栏画舫,听着悠扬清雅的鼓瑟笙箫、箜篌管弦。

一轮圆月高悬,高台上倩影窈窕,高台下青楼画舫,双方探头,好奇的彼此打量着对方,倒是互为风景。

赵桓叫过来唐怡,问道:“今日这是怎么了,这般热闹?”

唐怡恭敬地回道:“倒是也不太清楚,日落金晖未消,下面就陆续来了许多姹紫嫣红地绮丽画舫。宫人们无事,便都来这里看起了热闹。”

此时吴革走了过来,禀报道:“官家,钱氏家主钱晖请求觐见。”

“允,让他直接到这里来吧。”

很快一名头发花白,却面色红润的老者便在皇城司亲从官地带领下来到赵桓面前,躬身行礼说道:“臣吴县医学教授钱晖,拜见官家,恭圣万福。”

“免礼。”

赵桓转头看向钱晖,这位老臣年纪很大,职位却不高,只是县一级的医学教授。

在大宋,繁华的经济,和稳定的社会形势,使医学得到了极大发展。

比如医官,就是这方面最重要的体现之一。

因为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等级品秩体系,医官最初是比同武阶,其后才改文职。

但后来,又设专项法令,规定医官不得兼任文职,使医官能够专心从事于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