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征调胡骑(1 / 2)

不得不承认,这些能臣名士,在谏言劝导方面,真的是十分擅长。各种引经据典,描绘宏图。

经过苏则的一番描述,张瑞对万里之外一无所知的区域,现在就只剩下了一个印象。

贵霜人口上千万,庞大而又富庶,却虚弱不堪,军力废弛。

这就像是当世的大清,软弱无能的庞大帝国,拥有大量财富,却没有强大的军力。

只要对着房门踹上一脚,这虚弱的帝国就会轰然倒塌,向孟朝跪地称臣,进献天量的财富。

一千三百多万人口,比关西人口总数还要多。

历史上赤壁之战时,中原在册人口仅六百万。晋朝统一全国时,人口也才一千七百万。

有这一千三百万人纳贡奉献。孟朝的综合实力,就几乎等同于额外增加了一份历史上晋朝的实力。

说张瑞不心动,那是不可能的。

可是袁督师的三年平辽,也是珠玉在前。也是对着崇祯皇帝各种描绘宏图,各种鼓气诱导。结果一路平辽平到了北京城下。

这方面,张瑞也没有比崇祯皇帝强到那里去。

万里外西域的情况,对张瑞而言完全笼罩着一片黑幕。历史外挂失效,只能任由这些官员去描述一个他们想展现的印象。

张瑞注视着苏则,郑重的说道“军国大事,并非儿戏,两万四千余将士全系于卿一身。卿可想好了,有必胜把握,能率领这两万士卒,立不世之功?”

苏则重重的点头,说道“陛下,安西数万将士官吏,励精图治,夙兴夜寐,就只为能一战大败贵霜。只要契机到达,必执其君问罪御前。去其帝号,立其藩辅。”

出师的大义已经确定了,而且威严堂皇,无任何人能够质疑。

贵霜国王,不奉中(和谐)国为主。且僭越尊位,妄称天子。

诸夏大军征讨不臣,去其帝号,师出有名。

这是中原大一统王朝独有的骄傲。任何朝代,在中原周边敢妄自称帝的国家,无论安南、朝鲜,还是交趾、西域,都要被征讨。这些国家也已经习惯了国王登基,需要受中原天子册封。

所以大军出征,不会有任何百姓、军人感觉有失道义。

见苏则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张瑞也没什么可干预的了。官员职责在此,胜则升迁受赏,败了也要有承担后果的准备。

张瑞说道“既然万事俱备,那朕便不给卿多增加负担。只是朕颇为好奇,卿所言契机究竟是什么?”

苏则见陛下已经默许安西都护府对贵霜宣战,全权负责对贵霜的大规模战事,紧绷的心弦终于放松下来,语气轻松的说道“贵霜国王胡毗色伽二世于光和六年(年)登基,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昏聩国王。其在任期间,贵霜衰败迹象明显。贵霜所羁縻的康居、大宛等相继宣布独立。臣听闻在其统治西部,呼罗珊、花剌子模亦脱离贵霜统治。”

“贵霜国力、民心等都在持续下降,而在国王胡毗色伽二世去世之时(公元年去世,也就是今年),便是贵霜国力、军力、人心、组织能力降到最低之时。”

&nt  “胡毗色伽二世,从前年开始就身染重病,命不久矣,在西域已经众所周知。西域西部除康居、大宛之外,其他小国都在整兵备战,打算趁胡毗色伽二世去世之时,脱离贵霜统治。”

张瑞目露惊讶,看向苏则,问道“莫非卿打算统合西域各国?”

苏则笑着点头,说道“此次征贵霜,臣打算率两万大军出征,再征调乌桓、车师、高昌、且末等十队,共计三万胡骑随军征战。”

被苏则笑容传染,张瑞也面带笑意。在史书上经常看到的胡骑,终于在孟朝也出现了。

大一统王朝征伐四方,经常会征调胡骑从军助战。这就是自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