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张瑞的影响(1 / 2)

兖州大军战阵后方,曹操心情焦急,不安的在原地来回踱步。

若陶谦能稳住心态,一直这样稳扎稳打,兖州军的崩溃、战败迟早会到来。

烦躁的曹操觉得上天是如此不公。

同样是举兵数万,袁绍在冀州轻松一战击溃数万久经战阵的幽州大军,从而迅速定鼎冀州乾坤。

也正是因为有这个例子在前,自己才敢率领六万大军与陶谦一决雌雄,以期迅速解决徐州局势。

毕竟六万大军劳师远征,加上数倍徭役,每个月就要耗粮三十万石左右,刚刚经历青州黄巾之乱的兖州,根本无力负担长期战事。

可是没想到袁绍能轻松做到的事情,在自己这里却遇到了大麻烦。

徐州大军四万步兵主力全线猛攻,打的兖州军节节溃败。

最关键的是,徐州一万铁骑至今还未投入战场。

这一万铁骑不投入战场,所有兖州军都如寒芒在背,谁也不知道究竟哪些方阵会被铁骑突袭。这种屠刀高悬的形势,导致兖州军军无战心,士气浮动。

全身浴血的史涣快马跑到曹操面前,气喘吁吁的说道:“明公,前军已有二十三个方阵被击溃,求明公给某一支援军,否则前军支撑不住一个时辰,就将彻底崩溃。”

曹操面色坚毅,看了一眼全身浴血,甚至散发着缕缕蒸汽的心腹将领,知道史涣并非怯懦畏战,但还是语气坚定的说道:“支撑不住也要咬牙支撑!中军、后军两万主力必须在敌军全军投入后,才可以出,一击决定胜负。四万大军,只要不发生溃败,徐州军就算砍也要砍上三天。”

史涣脸色苍白,绝望的拱手,说道:“吾等将士只能舍此性命,为明公守住阵线。愿此身能助明公旗开得胜。”

话毕,又孤身绝望的返回了前军阵线。

看着史涣离去时充满死志的背影,朱灵感慨道:“曹将军真明主也,能得豪杰效死,将士用命,何愁此战不胜?”

曹操却没朱灵这份淡然,这次出征几乎是赌上了兖州全部主力,三万青州兵,一万州军,一万豪强私兵,再加上朱灵所部一万人。

若此战溃败,至少要回兖州花费半年时间强征壮丁,半年时间进行训练,将会导致一年内毫无作为。

关键是陶谦必然会趁势进兵兖州,整个兖州东部都将被其所夺。

到时兖州西部被州郡豪强控制,东部被徐州占领,自己能掌控的郡县只剩下东郡附近,还谈什么争雄天下?

此战关键在于,陶谦大军究竟什么时候才会全军出动,锐气丧尽?

另一边,陶谦要比曹操还要烦躁,眼见着徐州大军一次次击溃敌军方阵,胜利触手可及,却总是差那么一丝。

对面摇摇欲坠的阵线就硬是吊着最后一口气,交战到现在已经三个时辰,无数次陶谦以为其下一刻就要崩溃了,其最终却都挺了过来。一副半死不活的模样。

陶谦再一次想出动骑兵一锤定音,却被大量从事、参军、校尉、别部司马所坚决制止。

校尉陈登坚定的说道:“方伯,曹军交战至今从未向前线派过一次支援,至少还有数万人士气高涨、阵型严整。便是等我铁骑投入战场,全军精疲力竭之际,趁势发起反击。”

“以我徐州大军步兵之骁勇善战,击破敌军只是早晚而已。我等占尽优势,只要静候战局优势扩大即可大获全胜。人生苍茫百年,何须计较这一两个时辰?若方伯不弃,愿与方伯对弈一局。对弈结束,大战亦获全胜矣。”

陶谦虽然烦躁,却觉得陈登所言极为在理,只要静候一个时辰,整个兖州唾手可得,自己将成为继骠骑将军张瑞之后第二位地跨两州的强阀,有什么做不到的?

自己总不能连一个普通人都不如。相信给一名普通人五千斤黄金(九亿软妹币),让他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