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汉家将士三十万(1 / 3)

汉并天下 东仙轩辕 3680 字 2021-05-18

平虏将军郑吉、度辽将军范明友、祁连将军田广明、蒲类将军赵充国、前将军龙额侯韩增、虎牙将军田顺率领汉军主力从长安城出发,一路向西行进。

大军将士行进神速,二十余万主力大军犹如蜿蜒前行的巨龙一般,远远望去声势骇人!

大军行进中,军候公孙群、屯长樊明、屯长郭著、屯长郭侠、屯长赵安、屯长穆迪几人,以及队率刘宏、队率张臣等人都是兴奋不已,望着周围无边无际的汉军海洋,听着震耳欲聋的战鼓号角、行军号令,众人只觉得热血沸腾,男儿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就应该如此,赤膊上阵、为国征战才不虚此生!

众人率领的一千四百余人已经接受了北军的简单整编,自上而下全都熟悉了北军的号令、军规,已经旗帜、金鼓的指令。

杜县乡勇整编的进展之快,让军司马皇甫杰瞠目结舌,似乎配属给自己的这一千几百人并不是什么乡勇,更像原本就是北军的精锐一般,如此是训练有素!

大军行进期间,军司马皇甫杰在一队亲卫的陪同下,来到了公孙群所部,并且策马与公孙群并肩而行。

此战大军出征之前,北军为公孙群所部装备了大量的精良兵备,每人装备一杆六米长的长戟,配备一把精良的环首长刀,一把臂张弩和三十支弩箭,以及一面犀皮大盾,一整套铁质甲胄(只防护前胸和后背的两档铠)。

不过因为公孙群所部基本上都是步卒,很少人训练过骑马作战,也基本上没有进行过弓箭的操练,所以北军便没有为大队人马普遍装备战马和强弓,只是为军候公孙群和各部屯长配备了坐骑,为一些善于射箭的精锐将士配备了强弓而已。

公孙群所部人马之所以能够装备如此精良的兵备,也是得益于北军丰富的兵备储藏。同时也是因为北军将士的荣誉感,不希望配属的乡勇拖北军的后腿,所以只能尽可能的将精良装备投放到各部乡勇身上,极力提升各部的战力!

军司马皇甫杰与军候公孙群说了一会儿,二人探讨了一下日后作战的配合细节。

按照军司马皇甫杰的提议到了战场上,以北军将士为主力,公孙群所部只需要配合一下就好,比如执行一些侧翼监视、保障后路、看护粮草一类的任务。

公孙群闻言不由一笑,拱手说道“谢过军司马大人!不过我和众兄弟随军参战,为的就是为国征战,还请军司马大人不要将我们当做乡勇,就当成汉军将士来用便好!”

军司马皇甫杰明白公孙群的心情,千里迢迢赶往大漠,谁不想博取战功?

可是这些乡勇真的可靠吗?

军司马皇甫杰有些犹豫,虽然公孙群所部乡勇素质不错,远比其余各部的乡勇精锐,但是一旦到了战场上,这些乡勇的战力能有多少?是否能与真正的汉军将士相提并论?

军司马皇甫杰心中还是没有底气,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回应公孙群的请求。

就在这时,军司马皇甫杰不经意间看到了周围正在行进中的杜县乡勇,顿时有些不淡定了。

此时大军已经连续行军大半天,行进的距离也超过了三十里。

虽然此时汉军行进并不是全副武装,而是将铠甲和重兵器放在随军的大车上,由随军的民夫负责转运,待到战区的时候,各部将士才会全副武装起来。

不过连续数日的高强度行军,大军每日的行进距离都在七十里以上,这样的强度就算是正规汉军也是咬牙坚持的,各部配属的乡勇更是苦不堪言,据说有些配属的乡勇中竟然出现了零星的逃兵,不过转眼便被斩首示众了。

可是军司马皇甫杰看到这些杜县乡勇依然精神饱满,一千四百余人依旧以整齐的队列向前行进,根本没有掉队的迹象,甚至在那些乡勇的脸上看不到多少疲惫的神色!

军司马皇甫杰很是吃惊,没想到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