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燃眉之急”(1 / 2)

次日上朝!

百官们齐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女皇霸气的坐在龙椅上道“众卿平身!”

又接着道,“诸位大臣这是鄂州县令最近连续上表的奏折,诸位怎么看?”

只见海公公将奏折传了下去,让各位大臣们依次过目。

看罢,只见赵丞相上前道,”陛下鄂州地区从八月以来,连续干旱了数月,地里也是颗粒无收,百姓们都是苦不堪言。为今之计,需要朝廷派人赈灾,发放救济粮,以及各处组织搭棚施粥,救济百姓于苦难。”

“赵丞相说得倒是好,如今国库空虚,赈灾救民本就不是易事。前些时候修缮祖庙,筹办文武殿试,如今如何拿出那么多的钱银来。”梁尚书讽刺的说道。

“母皇,儿臣也有话要说!”月璃突然站出来道。

“璃儿,你要说什么?”女皇看着月璃慈祥的问道。

月璃将从上朝开始一直拿着的匣子呈了上去,交给了海公公道,“母皇,这是儿臣多年以来的月例和私房,里面还有些珠宝首饰,总计五千万两,如今国库空虚,真是需要用钱之际,儿臣特意将这些拿出来,为百姓尽一份绵薄之力。”

“璃儿,你把这些钱银都拿出来了,你怎么办?”女皇动容的说道。

“母皇,儿臣有吃有穿的不需要钱银,相反儿臣觉得百姓更需要它,能为百姓们尽一份绵薄之力,是儿臣的荣幸,也是公主府的荣幸。”

“好,不愧是朕的好皇儿,相信百姓们也会感念你的恩德的。”

“母皇,守护好月璃国,月璃国的百姓,本来就是月璃的责任,是月璃义不容辞做的,月璃不敢居功。”月璃谦虚的说道。

其实,昨日她批阅奏折就已经发现了鄂州的旱灾严重,所以回去之后,她就命小邓子准备了这些钱银和一封到梁府的密信。平日里这些个大臣们,整日只知道饮酒作乐,口袋里早就肥得流油了,今日,她先来个抛砖引玉,怎么也得让他们出一次血。

“海公公,你去朕的寝宫,将里面的首饰珠宝,名人字画,通通都拿出来,要说为百姓尽一份力,那么朕也首当其冲。”女皇霸气的说道。

“陛下,臣也愿意为月璃国的百姓出一份力,稍后臣回去,收拾一下府中的一应物品,到时候直接送进宫来。”蓝堔也大义凛然的站出来说道。

众大臣看着这上面的人,纷纷带头慷慨解囊,要是自己一毛不拔的话,怎么也说不过去。

于是一个二个纷纷请缨道,“陛下,臣也愿意为百姓尽一份绵薄之力。”

“陛下,臣愿意将家里的粮仓开放,通通拿出来用于,帮鄂州的百姓走出危难之中。

“陛下,臣也愿意尽我所能,捐财捐粮。”

众大臣纷纷上演着慷慨解囊。

女皇陛下甚是欢喜道,“好,,,好,,,,各位大臣的心意,朕代表月璃国,月璃国的百姓,收下了!感谢各位大臣们的雪中送炭。今日各位所做的一切,朕定会铭感于心。”

“陛下,严重了,这是身为臣子应该做的事。”一大臣说道。

“是啊,陛下,如今各位大臣纷纷慷慨解囊,相信百姓们定能度过难关的。”又一大臣也站出来附和道。

此时梁大人收到月璃的暗示,赶紧站出来道,“陛下,臣稍后会把各位大臣的捐赠名单统计出来,到时候让您过目。”

“不用了,各位大臣为国为民劳心劳力,甚至为了此次的赈灾,都主动的出钱出力。你统计好了之后,便直接将名单贴于宫门之上,也好让百姓们看到众大臣的大义之举和所作出的贡献。”月璃接过梁尚书的话说道。

没错,梁尚书现在已经被月璃所用,今日这件事,就是月璃和他一唱一和安排好的,月璃就是要把事情都摆在明面上来,到时候那些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