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 / 3)

碧落之门 好溪之澜 3078 字 2020-12-19

杜慎言见李昂发怒,却也并不惊慌,只是离座跪伏于地,道“陛下息怒。”没有更多言语。李昂见状,怒气更甚,铁青着脸,却也是不说话。大殿内一时无声,气氛顿时尴尬。

杜慎言此番装傻充愣,其实是有原因的首先是杜慎言父亲的临终前留下的不要参与朝堂之事的嘱托,始终让杜慎言对朝堂中权力斗争保持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其次是杜慎言虽年纪较小,但因天生聪慧、勤于思考,加上父亲往日的教导和影响,使他对朝堂、对社稷、乃至对天地万物的运行,都有一套异于常人的独到见解。在杜慎言的眼中,君君臣臣之类的东西都是儒家骗人的把戏,这个天下谁当君王,对于像他一样的普通人而言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就算权阉仇世良犯上作乱,在杜慎言看来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只有南衙那帮迂腐的读书人,才会把维护君权看得比自己身家性命还重。杜慎言确实在仇世良当面欺辱李昂、屠杀南衙大臣和将士时表现出义愤,甚至不惜违抗雷无水的军令,但那只是出于保护弱者的良知,这并不代表他愿意参与朝堂中的权力斗争,更不代表他会直接站在李昂和南衙的一边帮助他们对付仇世良的北司阉党。所以,当李昂的问话中流露出要拉杜慎言入伙的意思时,杜慎言直接以装傻充愣的方式暗中表达了拒绝之意。

坐在一旁的老者,见君臣二人的对话陷入僵局,忙出来打圆场,离坐作揖之后双膝跪地,上半身却保持平直,向李昂奏道“陛下息怒,杜将军年纪尚浅,惧怕事端,不愿肩负社稷重担亦情有可原。但据老臣所见,杜将军不但武艺高强,而且聪慧过人、才学广博,实是我大唐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呐!”

接着,老者转头面对杜慎言道“杜将军,老朽见过你在紫辰殿的作为,你内心对北司阉党倒行逆施、残暴无道分明是心存反感的,对南衙士人的遭遇分明是同情的,为何现下却又要拒绝陛下的纳才之心呢?难道北司阉党的权势,真的能令天下人在道义面前畏惧退缩吗?”

杜慎言见老者直接逼问,心想今日之事已避无可避,便平起上身,面向李昂行了揖礼,将自己不愿参与朝堂权斗的本心及所想所虑一一禀告“启禀陛下,还有这位大人,末将不愿接受陛下的招纳,非是畏惧阉党权势,而是对陛下和大人所讲的道义有不同理解!在陛下和大人的眼中,天下便是你们李家的,天下的人只要反对你们李家,便是大逆不道。但愚以为,天下本就是所有人的天下,既然陛下坐得天下,那么仇世良也坐得天下,我不认为仇世良想坐天下就是大逆不道!”

此言一出,李昂和老者均面露震惊之色,李昂更是又惊又怒,再次猛然击案,道“好你个杜慎言,你……你……果然和仇世良是一路货色!”

老者见李昂再次震怒,忙劝道“陛下,杜将军虽口不择言,但句句出自肺腑,当下情势复杂,人心险恶,比起那些表面信誓旦旦、内里左右摇摆的投机之徒,我们不是更需要杜将军这般敢于实言相对的人才吗?”

李昂虽依然对杜慎言不满,但似乎对老者十分敬重,便叹了口气,道“也罢,乐天你素来言行独异,倒是和这个杜慎言有点相似,你替朕好生劝劝他吧!”说完李昂便手靠凭几,腿脚伸直,侧身半躺在了屏风床上,作出一副暂时置身事外的姿态。

老者转而问杜慎言道“方才杜将军说,仇世良也坐得龙椅,那杜将军是意欲帮仇世良谋逆吗?”

杜慎言本是不愿罗嗦之人,向来不愿在一件事上反复言语纠缠。但看见老者方才对自己多有维护之处,便逐渐降低了对老者的怀疑戒备,甚至还心生一丝亲近之感,便对老者详加解释道“末将当然不愿帮仇世良谋逆,但也不愿帮陛下和大人与仇世良作对。陈胜不就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话吗,本朝魏征亦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历史的轨迹上看,王朝兴替,轮回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