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年号咸宁(1 / 3)

苍生崛 公孙上奚 2791 字 2020-12-06

东华门是平时朝臣门进出帝宫的主要门户;

为了方便大臣们在这里下轿、上马,建了个大大的广场。

广场中距宫门三丈的距离有一条明显的界限,那是用红颜色的宫砖铺成的一条界限。

京城里的人都知道那条红线的另一边百姓不许跨过,那后面就是帝宫禁地。

即便如此,不属于帝宫禁区的东华门广场面积也很大,大得容纳千把人不成问题。

夏泽举着奏书来东华门广场,走到那条红线前不远处站下,把奏书先交到左手,用右手把身上穿的素白细布袍的袍襟撩起,从容地跪了下去。

此刻,跟着夏泽一起来到东华门的太学生大约已经八百多人;

而远一点,跟着看热闹的人就更多。

见夏泽举着奏书在宫门禁区前跪了,除个别太学生犹豫着往后悄悄溜外,绝大部分也跟着跪了;

一时间,东华门广场黑压压跪了一片年轻人。

……

刚才夏泽往宫门行进的时候,跟在他队伍里有几个年轻太学生一直在小声嘀咕;

半途时,其中有三个转身往大学馆里跑。

就在以夏泽为首,众太学生跪在广场,等着宫里有关官员出来的时候,早前跑回学馆的那三名太学生又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

他们在旁边一块空地铺开一大块白色绢帛,又在旁边放了块砚台和几根毛笔,先是几人自己在上面签下名字,然后对着跪着的众太学生喊道

“众位学兄,今天来此上书,不仅仅是夏泽学兄一人的事,有愿意具名的,请来这里签名。”

原来,这几名太学生在路上商量,夏泽此举勇是够勇,可就他一人上书,也太势单力薄;

于是,他们一商量,就跑回学馆,扯了学舍先生教案上的绢帛赶了回来。

听这几位太学生一喊,又见他们几位先签了名,再看看前边举着奏书从容而跪的夏泽,这些热血沸腾的年轻学子们二话不说,就涌到绢帛前去具名。

早有宫门值守兵士将东华门前有众多太学生聚集的事报给了东华门执事房,此时已过了上朝时间,东华门执事房管事的是一名负责日常收揽各地送来的各类文书奏章的文笔书办,还有一名负责东华门日常维护管理的内廷宦者。

听到东华门有一些太学生跪门,这两位在大门这儿算是“话事”的都觉得奇怪,

太学生没事干,跑东华门来跪着干嘛,吃饱撑得吧!

于是两人接报,一路小跑着朝帝宫门外跑去

……

等跑出东华门,看到广场上跪的人,这二位有些发蒙;

这……

这哪是一些,

这明明是大量好不!

或许是他们官职卑小,在他们的记忆中,大夏朝自有东华门这处广场,何时跪过这么多人!

……

看着广场上黑压压地跪了一片,这东华门一官一宦的大门管事忙上前连声询问发生何事!

等问明来由,这二位就不是发蒙,而是发傻;

彻底傻了!

这些太学生们跪在这里竟然是要上书弹劾当今权势熏天的内府大总管赵兴义、赵老公公。

这么惊天的信息完全超出了这两位门官的认知,也超出了他们能处理的权限范围;

如果是几个人,如果来头不大,就这么在帝宫门前跪着,就那位管理宫门的宦者都能兵士来把人轰走或者拿了送京都府衙了;

可现在是黑压压也不知几百人,而且还是身后不知站着什么大人物的太学生。

这二位想都没想,只是和跟来的守门军士头领嘱咐了句

小心把守

就跑着回了宫里。

……

进了宫门,可去哪儿禀报,俩人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