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指途云霄(1 / 3)

苍生崛 公孙上奚 3718 字 2020-11-28

青年汉子叫田见祥,西鼎州洛商郡人,本是种地的农人,靠着种几亩薄田,养活自己和寡居的老娘。

这几年家乡大旱,本就不丰的地更是出产少得可怜。

可是,就是如此,上边排下的捐税却是年年不减反增,最后,几亩薄田都归了本地的大户,换了点粮食。

和娘一商量,在家乡肯定活不过西鼎州寸草不生的冬天;

听说南边的冬天不会太冷,有些地方冬天都不下雪。

只要不冷,凭自己一身力气,挖野菜,打野兽也能找口吃的活着。

于是,一辆独轮小车推上娘,趁着夜色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朝着南方推了下去。

在路上,他又陆续结识了一些和他一样拖家带口奔着南方野菜多去的人家;

这支越来越大的南下队伍,到洪山城境内的时候已经有了十几户,男女老少六十多人。

年轻力壮,有组织能力的田见祥成了这支逃难队的主心骨。

真是出门方知路难行,这些人之前几乎都没出过远门,最多也就走个几十里路,去趟自己那地的府城,

可现在是跨州过府寻找梦中那野菜遍地,野物成群的栖息地。

路途的艰难不是问题,没吃没喝就沿路乞讨,实在乞不到就饿两天,不认识路没关系,庄稼人本来就是看着太阳安排自己的作息,盯着太阳的方向往南,一直往南。

他们最大的问题是,目标在哪里,没上过学,也没地图的可认的他们不知道南方到底哪有他们心里憧憬的野菜遍地、动物成群能让他们扎下来,安身立命的地点哪。

近段时期,路上讨饭越来越难,他们这支队伍将临时落脚地扎在了洪山城附近的一处偏僻的有条小河流过的树林里。

在此暂时停下来的逃荒队伍迷茫了,到底目的地在哪里,他们没人能说得清,慢慢地,路上有人发牢骚的话开始在大家心里再次响起

麽得,逼急了,老子就去抢。

于是,在多次牢骚后,牢骚变成了计划,计划付诸了实施;

人生地不熟,讨吃的也越来越艰难,这个队伍的男人想到打劫搞些吃喝,而幸与不幸地,辛昭远成了他们首次实施的“战利品”。

这票活做下来,虽然收获不大,可蚊子再瘦也是肉,何况还有匹老马;

不远处,家小们都在前边不远处的密林深处等着他们回去。

就在他们“胜利”凯旋时,被抢的那位似是书生的后生竟然追了上来。

辛昭远这举动可谓冒险,他万一猜错了,这些人可都是世人嘴里的“匪”,好在,鲁莽的举动他赌对了,这些头次做匪的逃难者还没学会嗜血好杀,一念之间,辛昭远不仅给这些茫然不知路在何方的迷失者指了条明路,而且还为自己日后预设了段大机缘。

……

听辛昭远说,感觉没有恶意,语气又很真诚,于是就让他到了几块石头处座了。

云霄山是辛昭远给田见秀们指明的方向,辛昭远本来想把他们介绍到自己家的胥山围安顿;

可转念一想,这些人毕竟是开始打劫了,匪就是匪,怕万一给胥山围带去的不是生力军而是祸患就大事了;

于是想起云霄山那里也是个人烟罕至的好落脚点,就给他们建议去那里安身。

而且,辛昭远还说,如果他们到了云霄山落下脚后,可以派人到仓城清溪书院来找自己,他可以给他们组织点生活物资,帮助他们度过前期的难关。

真是天上掉下了贵人,没想到打劫打出了救星;

正愁人生地不熟,不知该去哪里找到那个野菜遍地,动物成群的乐土的田见秀听辛昭远不仅告诉他们那个地方叫云霄山,而且还肯主动帮他们,给他们物资支援,真的被感动到了;

千恩万谢的话说了一箩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