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艰苦卓绝的川陕铁路(1 / 2)

振奋新明 小波不停 95 字 2021-12-02

吴三桂死了的消息,李振新是到了四川后才知道的。

这老光棍居然这么稀里糊涂的死了,也是挺令人意外。为此北京城的李定国还专门发了封密电,询问李振新是不是在会唔的时候,动用了其它手段。

天地良心,当时就吃了一顿火锅好不好,而且所有食材都是两人共用的,做手脚也没法做。可这事真没法给解释清楚,哪怕是证据确凿,但也堵不住说闲话的嘴。

给李定国回了封密电,尽力的解释了一下自己真没干这事以后,李振新继续自己的巡边之行。

四川是光复和建设比较早的地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这里已经丝毫没有了当初被满清还有张献忠破坏的情景。

经过移民和生养,这里的人口基本上恢复到了战乱之初的规模。新生代的川人,成长了起来,十几二十岁的小伙子遍地都是。农村到处都是砖瓦房,大多数人的脑子里都没有了当初被严重破坏的景象。

前些年因为交通的问题,四川和北方这边的联系不是太紧密,工业化进程比较缓慢。这两年随着川陕铁路建成通车,这边发展的速度一下加快起来,感觉是要把前几年积压的发展动力,全部释放出来。

川陕铁路,应该是大明自建铁路以来,施工难度最大,施工周期最长的一段铁路。从开始筹备到建成,差不多用了十年时间。十年啊!十年里,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都通车了,而川北离西府才多长一点距离?

“总裁、这两年我们省的情况好多了。铁路能通到长安后,咱们的物产就能卖个好价钱。米价要比之前涨了近三成、棉花、绸缎也都好卖了不少。”四川巡抚很是欣喜的给李振新介绍着现在的情况。

四川这边确实物产丰饶,可是交通实在是个问题。它们与湖北这边的联系虽然也不太方便,但毕竟有长江可以用。可湖北那边的物产同样丰富,基本上不需要川货。真正需要川货的是陕西,陕西这边的这些年的经济情况非好,既是大规模的工业产品出产省,又是巨大的消费市场。两省距离这么近,却沾不上什么光,可把四川这边的官员给急的不轻。

“交通是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也是吾一直重视铁路和公路建设的原因。诚实点说、我大明能复兴,铁路和火车的出现是起了巨大作用的。四川这边群山环绕阻隔了你们与其它省份,尤其是与北方的联系,这对你们的发展影响甚大。好在经过这些年的苦功、这一局面总算有了大的改变。”

“是啊、咱们修了近十年的铁路,可算是修通了。下官每次路过川陕交界,看到那里的铁路全是隧道和栈道的时候,都无比感慨现在我大明的国力。要不是朝廷花了大力气、下了大决心,这么险峻的群山里怎么可能凿通出一条铁路出来?”

凿通!这条铁路的关键地段确实是凿出来的。数百里的群山,都是从下边凿的隧道和栈道,没有大型施工机械,最多就用点炸药,剩下的全靠人凿肩抗。

为了凿通几百里的隧道,有两千多工匠牺牲在了这里。他们有的是被炸药溅出的碎石砸死、有的是被跌落的山石砸死、还有的是在施工中隧道突然垮塌活埋,还有很多人是劳累过度累死的。

也就是这个时代人命不珍贵,不然光这么大的伤亡比例,都让人承受不住。

“川陕铁路、以及之前的公路修建工作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整个修建过程用艰苦卓绝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有数千名工匠牺牲在了这项工程上,咱们绝对不能忘了他们的贡献。吾这边有个建议,你们要专门设一个基金,从川陕铁路每年的盈利中抽一部分出来放到这个基金里,专门用于照顾这条铁路建设中牺牲工匠的家属还有在施工过程中伤残的工匠。”

“下官等人也在合计这事,本想着从我们省里的财政上挪一部分钱,来抚恤伤亡工匠。总裁的建议要比我等想的更周全和长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