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章 直面调查组(2 / 3)

重返1982 青普山河 75 字 2023-03-06

调查组只有离开,他们感到有点意外,没想到狄耘抵触情绪这么大。有人提出,也许刘国庆私下里与狄耘的关系好,所以他自然要极力维护,而且这件事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自黑性,如果说刘国庆真的只是某一个人的第二身份,那么整个市公安局系统的颜面何存?狄耘的脸面又往哪里搁?

听了这番话,调查组全体沉默,他们觉得事情很棘手,同时又有些可笑。此时又有调查组成员开口,问刘国庆事件是接到了谁的举报,是不是该好好审查一下举报人是否存在问题,利用了权势搞私人打击报复。

调查组正副负责人面面相觑,他们是知道背景的,所以也没法回答,毕竟市长力撑此事,必须得当个事情办。鉴于此,调查组最后还是决定继续,按照流程作进一步核实。

结果可想而知,由于事情过去了多年,春山县公安系统没有人能具体有价值的信息。调查组只好草草收兵,放弃对“刘国庆”的追查,然后转入下一个环节,对“张本民”展开调查。

初冬的屏坝乡大院内,绿意尚在。低矮的冬青和高耸的针松,完全无惧日渐刺骨的寒风。

“你就是张本民?”面对张本民,调查组的问话居高临下。

“各位,有关情况我已经了解了,虽然我有义务配合你们的调查,但没有义务看你们的脸色,听你们的口气就可以看出你们的心态,请问,你们这是在调查,还是在审问?”张本民心里有底,他不想在调查组面前表现出任何弱势。

“你不要有逆反心理,我们只是例行公事。”调查组自然也不会减缩自己的气场,“从你的档案资料看,有不少地方存在一定的问题。”

“比如呢?”

“你被诬陷杀人期间流浪在外,都去了哪些地方、做了些什么事?那一部分是缺失的。”

“被人控制了,卖到了一个黑煤矿,差点丢了性命。”张本民面无表情地道,“至于黑煤矿在哪儿,那就无从得知了,反正从开始就被戴上了头套,完全不知道路线和方向。”

“那么长时间一直在黑煤矿?没出去过?”

“你们以为是在工厂上班还有节假日,想出去就出去?”

“那你最后是怎么出去的?”

“看准机会,抢了一个看守的步枪,用枪托砸晕了他,然后就在深山里逃窜。”

“那你还不记得路线?”

“在深山里过了几十天,相当于是完全无保护的野外生存大挑战,凶险性很高,所以一直是漫无目的地奔逃,还记个屁路线。反正最后看到了一条隧道,就守在边上等过往车辆,最后成功爬上了一辆大货车,然后就开始昏睡。”张本民道,“说来也巧,当我醒来时,发现货车已经进入兴宁境内,于是就跳车继续逃匿。”

“接下来又都去过哪些地方?”

“地方不熟能到哪儿去?就在市区周边,还有就是藏在学校周边,白天不敢动,夜里就到食堂找点吃的。就那样过了些日子,突然看到新闻,说用于诬陷我的那个案子的真凶抓到了,于是我也就算得救了吧。”

“你说在黑煤矿的事,有没有可对证的?”

“有。”张本民一抖嘴角,“让公安去破案,端了黑煤矿,然后我可以指证里面的一些个小头头们,他们反过来就能为我作证了。”

“你这回答,态度有点问题啊。”

“我态度有问题,还是你们的思想有问题?”张本民明白,碰到这种事情是要表现出一定的耐心,但也应该有一定的情绪,毕竟身份被怀疑,正常情况下无论发生在谁身上都有些令人难以接受。

“注意你的措词,说我们思想有问题,可以视为你不配合调查工作。”

“你们的表现足以说明你们在意识上明显欠妥,摆明就是要让我承认在身份上存在一定问题,然后你们就可以圆满地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