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主子受命于天,既寿永昌!”(1 / 4)

……

前世。

明朝时期,西洋夷人景教李西泰,是个夏通,曾画世界地图,献给明帝。

那地图上,涉及海外的部分,地理人文,虚妄错漏,一塌糊涂!

而当时,海贸繁荣发展,景教随着海贸传向各地,对世界地理人文已经有很高的了解了!

海贸是需要相当准确的海图的!

而那地图上,准确度顶多两三成!

要是按照那地图,就乘船出去,绝壁会被坑死!

刘玄对此很理解,暗道“大海就像被一团迷雾笼罩着,西洋人出去探险、摸清地图,可是由正府出面组织,花费了n多的精力才做到的。这样的成果,岂会平白无故的说给就给?”

实际上,海图、贸易航线,那是关乎国家利益的秘密,就算不藏之又藏、秘之又秘,也不会大张旗鼓的宣传,去告诉别人。

有这样的经验,刘玄对眼前的这个世界的、同样出自西洋人的地图,其信任度,很低很低。

挂在这里,只是提醒下自己“不要忘记海洋!海洋才是未来!”

更是以此暗示内阁皇帝在关注世界,你们要心里有点逼数!

实际上,这一点,内阁的高洁、曹琳等都看到了。

但是,他们对海洋,都带着消极的态度。

前晋灭亡,原因之一,就是大张旗鼓的出洋!

搞些小船,出洋去摸摸情况,倒还无所谓。

可怕的是,摸了点情况之后,又积极的在郁州港建造舰队,出洋去炫耀武功,招收小弟,这就给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出洋炫耀的舰队有大中小船共六十艘。仅首舰,造价就上百万两。整个舰队达八百多万两!

海外夷国来朝觐归附,朝廷又要支出庞大的赏赐。

财政压力巨大!

万国来朝、欣欣向荣的背后,是财政左支右绌,破产只在顷刻!

在这样的财政压力下,朝廷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就把目光放到了藩王身上。

削藩也就提到了议程上!

削藩,一来能巩固朝廷的权威;二来能增加财政!

两全其美,岂不妙哉?

想法很好,奈何,能力不济!

没能削藩装逼成功,反被藩王给逆袭了。

藩王反朝廷,为给这造反的恶行正名,举大旗,其中一面大旗,就是骂朝廷搞舰队出海,是劳民伤财的昏聩暴虐之政。

晋帝见势不妙,为堵藩王的嘴,就下罪己诏,承认错误,保证不再犯,还下令把出海摸索到的海图资料,全给烧了。

八百多万两成本摸索到的资料,全被付之一炬。

更可惜的是,那支用银子堆出来的舰队,停泊码头,被荒弃掉了。后来被蛮齐所得,又给拆了改造小船,顺河南下,以做攻楚之用。

在刘玄眼里,出海是正确的路线!

而在高洁、曹琳他们看来,出海是导致晋亡、天下大乱的原因之一,是错误的政策!

这一观点,甚至是世人的共识!

要改变这个流传了上百年的共识,还是要费点心力的。

“建舰队,烧钱呐!”刘玄暗道“有这样的钱,何必烧在迁都上?何况,楚都也偏于内地了。就在这里吧,不必迁都了。至于偏于南隅,信息传递慢……”

他眉头皱起。

·这的确是个问题!

·神州太大了!

·要是出现了意外——比如外敌入侵了——边疆的信息要传递到朝廷,花费的时间越长,就越没价值!

·战场情形,转瞬即便,当敌人入侵信息传到朝廷,敌人说不定早就打进国门,突进千里了。

刘玄沉思了许久,忽的眼睛一亮,想到了三个字无线电!

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