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皇父薨,毒计直指教父公(1 / 3)

冰岛崛起 夏虫之语 1 字 2022-01-12

大清的掌控者、决策者,核心人物多尔衮薨于1650年冬,而福临小皇帝继位后就开始对皇父摄政王一脉赶尽杀绝。

在东亚不可一世的大清国也陷入了内耗,再也无力向南进攻,各地督战的亲王贝勒也都忙着回京争权,留下的汉奸走狗自然是不会效死,大明和大清在1650年的冬季陷入了稍有的和平时期。

只不过这个和平十分短暂,在第二年的春季到来后,南明的北伐就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一打仗自然是就要花钱,为了这次国运之战,隆武帝把老本都压了上去。

年前开始维京商行东印度公司在福州刚建好的兵工厂就开始加班加点生产武器,同时从瑞典开始往远东调配火器大炮等。

由于冬季的北海、波罗的海都结冰了,所以东印度公司只能走到佛得修整,然后拍出小船和骑兵赶赴哥本哈根向奥拉夫汇报远东的最新消息。

身穿貂皮大衣端坐在罗森堡宫烫金沙发上的奥拉夫看着最新的消息显多尔衮已经病死了,哈哈一笑,道:“这下东亚的水就混了,没有了多尔衮,多铎也早已病死,就靠福临的本事能拿下南明?哈哈,攻守之势易也。”

一直以来奥拉夫都担心即使有自己的输血。南明这种遍地猪队友的政府还是会很快消亡,但是现在形势转变,南明将会在短时间内维持住半壁江山,大清朝除非再出现一位多尔衮级别的雄主,不然攻灭南明将会是痴心妄想了。

南明能支撑下去,甚至越来越强大,这才符合瑞典帝国的利益,商贸活动中维京商行的效益也会不断增加,到时候就会把目前盈利和支出不成正比的局势扭转。

因为奥拉夫和瑞典帝国之前图的是欧洲慕华心态自强的时候跟远东帝国建交拉升一波声望,所以才愿意支援火器物资,做了暂时的赔钱买卖。

不过随着南明开放港口跟东印度公司通商后,维京商行也渐渐转亏为盈,而且随着南明的稳定而不断加大了进口量和火器、文兰参、枫糖浆、海象牙、皮毛等商品出口量。

俄罗斯作为大清的盟友,与1651年的春天就得知了大清的义皇帝陛下驾崩了,吊丧是国礼自然是不能荒废,沙皇派出了首相莫洛佐夫的儿子,莫洛佐夫维奇伯爵作为正使前往北京吊丧。

在莫洛佐夫维奇离开莫斯科后,老谋深算的莫洛佐夫从病床上爬起来,亲自入宫面见了沙皇,并且提出了自己想到的削弱瑞典,令其内乱的毒计。

俄罗斯前几年本想在大清帝国的面前抖一抖威风,展现一下实力,所以发动了对克里米亚汗国和波兰立陶宛的战争,虽然对克里米亚的战争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对波兰立陶宛的战争由于瑞典的出手而遭遇了惨败,不仅没能吞并乌克兰地区,还把已经吃到嘴里一半的哥萨克统领国给丢了,更让犹太人在边境建立了什么狗屁联邦王国,想打又不敢打,不打又恶心的寝食难安。

东正教的大牧首每周都要来克里姆林宫大闹一场,还要找老友莫洛佐夫吵闹半天,可是不管是沙皇阿列克谢·米哈易洛维奇还是首相大人都无力改变被动的局面。

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天堂太远而瑞典太近,阿列克谢·米哈易洛维奇和莫洛佐夫日夜都在盘算着怎么能削弱瑞典,夺回波罗的海出海口,只有夺回波罗的海东海岸和黑海出海口的克里米亚地区,俄罗斯沙皇帝国才能名副其实,可是现在瑞典在教父摄政公奥拉夫的带领下越来越强大,甚至搞了个什么北欧雷当,做个北欧地区所有人的总元帅。

其他国家可能还只觉得是奥拉夫在胡乱搞什么,可是作为邻居的俄罗斯跟波兰都吓得瑟瑟发抖,因为他们亲眼看着多少平民加入了北欧雷当,并且而对北欧雷当和奥拉夫保持着怎么样的忠诚和热情。

莫洛佐夫年过六旬,还得了哮喘,只要天冷就只能待在温室里才能苟延残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