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6、敲钟上市(2 / 5)

也有人还继续叫软银赛富,但阎炎他们懒得去纠正,白嫖孙正义不香吗?

赛富的第二期基金规模不小,募集了64亿美金,在此时的国内风投行业也是排的上号的。

之所以孙正义离开了,仍有人相信以阎炎为首的中国团队,愿意给他们投钱,就是因为他们手里有个知名案例。

2004年盛大上市,软银赛富4000万美元的投入,获得了超过56亿美元的回报。这同时也是软银赛富在中国退出的唯一项目。

从回报率来说,十几倍不算逆天,但超过5亿美金的绝对值回报,放在眼下的中国,那就是级的案例。

远景资本就不提了,现在才收获第一个ipo,而且还不是互联网/科技行业,最尴尬的是去年preipo轮次才上车,就赚点吆喝声。

这一单是亚伯独立完成的,也算是他为公司立下的第一桩功劳。

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夏景行不嫌弃,毕竟从今天起,咱也是有ipo退出案例的成熟vc了。

“夏总,恭喜你啊!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远景资本第一个风险投资退出案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可喜可贺!”阎炎笑吟吟的走近,向夏景行递出了手。

夏景行没伸手,说话阴阳怪气的,不想给这个脸。

“阎总你确实记错了,远景资本第一个退出案例是框架传媒。”

斯盖普是夏景行以个人名义天使投资的,那时候远景资本都还没成立,所以也没划到远景资本的知名退出案例中。

远景资本网站展示知名退出案例那一栏很干净,仅有框架传媒的lo,看起来有点可怜巴巴的。

但阎炎觉得远景资本一点都不可怜,因为他猛的想起,居然忘了框架传媒这一单了,回报率高的令他都心里都酸溜溜的。

在2005年,框架传媒是非常耀眼的一例退出案,仅仅十个月,企业估值便从3000万涨到30个亿。

在还没有资本泛滥的当下,这就是一个神一样的案例。

当时的交易对价是183亿美金,3960万美元现金外加价值14亿余美金的分众传媒股票,增发股票价格是24美元/股,其中还涉及到06年度业绩对赌。

06年财报马上就要披露了,阎炎不知道框架传媒能不能顺利完成对赌,但据熊小鸽透露给他的消息,框架传媒前三季度业绩完成的非常理想,全年业绩对赌大概率能如约完成。

再联想到分众传媒如今那70多美元的股价,框架传媒股权交易对价这部分相当于又赚了三倍。

业内预估,框架传媒最终的交易对价将达到46亿美金左右,甚至达到5亿美金也不是不可能,全看分众接下来的股价走势。

远景资本斥资5000万人民币,拿下了框架传媒40股份,回报有可能达到184亿美金左右,将近15亿人民币,30倍回报率!

一般来说,ipo退出是站在行业鄙视链最上方的,接下来才轮到并购退出、管理层回购退出、公司清算退出,最差的就是标的负债累累,全部亏没了,一分钱也没法收回。

谁也没预料到分众传媒股价竟然涨了3倍,甚至还可能涨4倍,框架传媒这个并购退出案例比绝大多数ipo退出案例还赚钱。

你说气人不气人!

现在夏景行还拿话怼他,这让阎炎更生气了。

他干脆也毫不客气的怼了回去“远景资本也就是搭了个便车,赛富在2001年就投资了汇源,那时候你恐怕还在读高中吧?”

夏景行笑着说“对啊,2001年我就在读高中,但六年过去了,我从中学站在了这里。阎总要是有魄力,把软银反向收购了啊?”

一屋子人面面相觑,这话有点损啊,收购软银?人家孙正义也是当过世界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