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骑兵选择战场(1 / 2)

宋末风华 黄连山客 2224 字 2020-08-26

“将军!南岸有人!是光化县的厢兵”

随着亲兵的呼和,吕文焕举目眺望,果然发现在南岸的上游,正有一支军队打着宋军旗帜,向自己这边挥舞。

吕文焕的心中升起了一丝不妙的预兆,难道在自己水战的期间,南岸的厢兵溃败了?

心念及此,急忙命小型战船过去探查情况。

半响后,吕文焕一拍船上的护栏厉喝道“什么!南岸的蒙古营寨是空的!不好!大郎危矣!速派人回下游报信。”

将令一出,整个宋军船队便开始变换起来,一艘战船顺流而下,前去报信。而吕文焕则带着船队继续向上游驶去。

没过多久,吕文焕便看见了在南岸江边,翘首以盼的光化县厢兵。

周进正在指挥着手下士卒,拆除蒙古人留下的营寨,将寨墙的圆木做成木筏。以待大军渡河!

如今见吕文焕前来,喜不自胜。不待战船接应,自己便带着人划着木筏上来吕文焕的战船。

上了战船,周进刚要行礼,便听吕文焕说道“战事紧急,周将军无须多礼,立刻命你的大军乘船渡河!随本将一起驰援北岸!”

周进微微吃惊,没想到吕文焕如此急切!

他自然也是料到了这驻守南岸的鞑子,是被调到了北岸。但是北岸吕师望率领的马步军三千人。

那可是吕文焕麾下的军队,与自己这些厢兵,不可同日而语。难道会挡不住鞑子的攻势?

心中虽有疑惑,但是周进并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向吕文焕行礼后,便返回南岸指挥厢兵渡河!

一具具蒙古水军的残骸被抛入滔滔江水,染红了此处的江面。

随着战船与木筏相互配合,没用半个时辰,周进的四千厢兵便已经全部度过了汉水。随着一声声的跑动,四千厢兵再次布下了赖以生存的圆阵。

周进这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如果鞑子在自己只有一半人上岸的时候发动攻势,只怕自己的厢兵是要伤亡惨重!

与周进的庆幸相反,吕文焕的眉头高高皱起,鞑子没有在江边部署兵力。这说明鞑子很可能已经将所有兵力集中了起来。

那鞑子会攻打谁?

看着空荡荡的蒙古水寨,吕文焕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看来此次水战,鞑子是倾巢而出。连守寨的士卒都没有留下。按照之前的计划,侄儿的应当早就占领此处,与自己汇合了。

一定是途中出了变故,自己与鞑子水战时,与南北两岸的兵马失去了联系。应该就是那个时候,鞑子集中兵力攻击了侄儿的北岸兵马。

毕竟与布下大阵的程大元万余大军相比,只有三千人的偏师无疑是一个更好的目标。

可是自己一路沿江寻来,并没有发现侄儿吕师望的踪迹。他如今身陷何处?

心念至此,吕文焕沉声命道“周进,你速派人沿江向下游探查,一旦寻到蛛丝马迹,便立刻发兵救援。”

周进沉声应命,而在下游,刚刚打扫完战场的宋军水师主力,也收到吕文焕之前传递的将令。

立刻寻了一处没有芦苇荡的滩涂,大军上岸集结后,便向着更深处奔去。他们需要寻到道路,在向上游进军

方回看着离岸边越来越远的大军,幽幽一叹,江边芦苇杂草丛生,道路难寻。不知何时才能赶到战场。

虽然与你不和,但是,贤侄你可不要死啊!

心念至此,方回步下战船顶层,对着跪着的十几名均州乡兵将领说道“与本官说说,均州如今的情况!”

在距离高头赤山三十余里,距离蒙古水寨亦有十几里地的一处小山上。

厚厚的腐叶沾染了人血的鲜红。吕师望紧咬木棍,发出了一声闷哼。

看着被亲兵从肩头拽下来的战刀,发出了一连串的冷笑。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