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孤城内外(1 / 2)

果不其然,不过半个月的功夫太后就已经到了药石无灵的地步,即便宫中太医如云却还是束手无策。

就连医正也没有办法。

皇帝震怒,声称要将所有太医全部陪葬给太后。

最后还是医正出来拦住了皇帝,他叹了一声,看向门窗紧闭的宫殿,心里也觉得很是遗憾。

“太后存了死心,完全没有求生的意志。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华佗再世也无法妙手回春。”

皇帝愣在原地想了很久,才慢慢的站起身,走出了宫殿。

医正佝偻着背影缓缓离去。

不久之后,太后便在深夜一命呜呼。身边没有任何一个亲人,孤零零的就这样死去。和她一辈子的尊荣富贵权势滔天截然不同。

在她死后,皇帝给她追谥了许多寓意美好的封号,字数多得要念上许久。

可即便如此,又有什么用呢?这些死后哀荣也不过都是做给活人看的。

太后之死,虽是国殇,亦是家事。

而整个王室如今只剩下元嘉长公主和皇帝两人,实在算得上子孙凋零,难以为继。

元嘉更在为太后守灵结束之后,去找了皇帝。

泪眼婆娑哭泣道。“我同母亲一辈子都在一起,如今她已经不在,我一个人在这孤城之中,又有什么意思?陛下也放我去封地吧!这地方实在是个伤心处!”

皇帝坐在雕刻出吉祥云纹和飞龙的花梨木书桌背后,看着跪在桌前的人,心里五味杂陈。

元嘉没有抬头,看不清她的神色。

她心里明白,自从坐上王位,这个弟弟就已经不是小时候那个会拽着她的裙子,和她抢糖果吃的人了。

他的心思深沉得连母亲都害怕,都畏惧。

信王已经死于他手,如今只剩下一个孤掌难鸣的萧以宁。

整个皇室已成了他的一言堂,一个空荡荡的宗府根本形同虚设,根本没有人能够掌控。

皇帝面色平静,没有悲痛、没有惋惜。他将等待批阅的奏章摊开在眼前,提笔写了一句什么。然后对元嘉说。“母亲刚刚过世,你就自己就封,知情的只当你是悲痛。不知情的,却要说是我心思狭隘,将你赶走。”

元嘉苦笑道。“我活了这么大,始终和谣言在一起。孰是孰非,从来都不是我说了算。当年如此,如今亦然。可我已经累了,倦了。即便我继续留在这个地方,我的柔儿也再也不能回来。”

她用手帕擦了擦眼睛,努力按捺住涌上心头的悲愤。“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天下万民都是陛下的子民。即便我不在都城,我也依然是陛下的子民。”

皇帝没有再劝。“你若去封地,赵明理怎么办?”

元嘉道。“他虽然当了快二十年的驸马,却一辈子都是陛下的臣子,自然应该听命于陛下。陛下让他在哪里,他就在哪里。”

皇帝点了点头。“既然你去意已决,强留无益。只是就封毕竟不是小事,还要从长计议,不能操之过急。一切都等太后的棺椁葬入皇陵之后,再做定夺。”

元嘉知道这件事不能够强求,也不能操之过急,于是恭敬的叩谢陛下的恩典之后离开了这个她成长过的地方。

之后不久赵明理便被陛下放了外任,卸去工部尚书的职位去做一个小小的地方知府,不管让谁看都会觉得是受了牵连。

赵明理当众得了旨意,面不改色的接了下来,宠辱不惊的回了府中。没有气愤、没有恼怒。没有摔盆砸碗、没有指桑骂槐。他平静得像是早就预料到这一切。

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要用的东西全部打包好,随时准备出发。夫妻二人却在这个人人敬而远之的时候去找了霍思渊。

霍思渊听明来意之后,并未犹豫,根本不愿意接受这个烫手的山芋。他正色道。“赵赫始终是长公主之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