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领兵(1 / 3)

帝执 贺北昌 265 字 2020-09-18

丞相大人来到殿前,揖手上前行了一礼,还是那万年不变的开场白。

皇帝陛下看着丞相李思眉头微皱,开口道:“这几日来,辛苦大人了。”

李思微微舔了下嘴唇,赶忙低头回道:“陛下在上,老臣万不敢当这辛苦二字。”

皇帝摆了摆手,也不与他互相说这些你捧我我捧你,捧来捧去完全是俩人自嗨的这种客套话,只是接着询问道:“那俩人,已经出城去了?”

李思微微点头,想了一会儿回道:“已经走了有两日,算着时辰该到了案发地才是。”

“我朝从来不乏日行千里之马匹,少的是能驾驭千里马之良人,那件事情你我都不必再去操心了,让那俩人处理就好,朕今日找丞相大人前来,是为了另一事。”

另一事为何事,其实并不算难以猜测,毕竟皇帝陛下说过了,那件事情由那俩人去查,自然不会再说的同一件事,而齐国使团刚刚离去不久,虽然皇帝陛下故意卖关子,但这另一事为何事也就直接是摆在明面上的了。

不过猜出来归猜出来,为人臣子懂的君王心思是一件幸事,却也不能人家干什么你都能知道啥意思,这对于自己而言绝对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

所以李思眼神中带有着丝不确定,有些疑惑的询问道:“不知陛下所言,可是关于援齐一事?”

既没有太过笃定,也没有揣着明白装糊涂,分寸拿捏恰到好处,果然是只老狐狸。

皇帝点了点头,“齐国使团离去,既然已经商量好了,那我们也得尽快出兵才是。兵力方面朕已经决定了,就从和安郡调遣。”

丞相李思眉头微皱,询问道:“和安郡?”

皇帝坐下身子,开口回道:“和安郡往南,百余里处便是南境所在之地,先帝生前曾说过,我大昌若乱,必由内部所乱,我大昌若破,必由南境而破。这也正是镇南军一直不归我们皇室管辖的主要原因,不接受调遣,才能更好的守在那里,有镇南军在,朕是放心的。”

如此说来,从和安郡调兵并没有什么不合适,毕竟和安郡距离南境国门虽只有百余里,但对外敌来说,那段距离却是遥不可及。

可丞相大人还是觉着有些不太对劲,甚至他心里觉着从和安郡调兵是否与前些天发生的那件事有关系,这到底是一件或是两件事,即便是丞相大人也是理不清楚头绪。

“陛下英明,既然如此,可有领兵人选?”李思试探问道。

皇帝陛下坐在龙椅上,只手扶额,轻轻摇了摇头,片刻后叹了口气道:“王招军为郡守王朗的亲侄子,又是武将出身,本来是最为合适的领兵人选,不过也正是他生在和安郡,你让他领着与自己一同成长过的将士守家卫国还行,若是去援助他国,朕知道他心里边肯定是有着些不情愿的,再者而说他肩负查清行刺之人身份的要任,确实也脱不开身。”

守家卫国,战死犹荣,但是若领着手底下的人去援助齐国,他们心中或许会有着另一种想法。

这个想法寻常士兵可以有,但是领兵之人绝对是不可有的,也不怪皇帝陛下如此纠结。

李思深表赞同的点了点头,认为皇帝陛下的那些担忧还是有着一定道理的,开口道:“既然和安郡的将领不能用,那人选就只能从都城来选了。”

皇帝陛下双眼一亮,起身看着丞相询问道:“不知丞相大人可是已有合适人选?”

李思微微摇头,“臣只是与陛下共同商讨这件事,心中并无定论。”

皇帝点头,“那大人不如接着来说说看?”

“老臣以为,既然是行辅助奇袭作用,首要防止的便是楚国派遣强者前去刺杀,将士可保一城之安危,但若要在万军之中随时守护住一人,却是件难事,毕竟此次战争楚国会倾尽全力出动修行者。”

“一军可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