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我去(1 / 3)

帝执 贺北昌 261 字 2020-09-02

许长安的考虑还是极有道理的,虽然他并不清楚在这座城里边的局势如何,但通过崔相公的一些提示以及更久之前在去望舒楼参加入楼试的那一路上,不管是林平归还是林婴的话语中都能传达出很多极有用的信息。

林平归说过,前去参加入楼试的学子都是大公子手下的那些人,但是都有一位皇帝了你身为大公子手下却还是有着不少人,这能合理吗?

因此许长安知道那两位不对付,也知道这件事情自己若是办的不能让任何一方满意那都将是后患无穷。

问题就出在这里,他是要查案的,又不是去拍马屁,怎么可能让两个都满意?

所以不管查出来的结果是什么,自己都会惹到惹不起的人。

似乎是看出了许长安心中在想些什么,王招军低头盯着这个年纪轻轻却极为谨慎小心的少年,并没有行忽悠之事,而是极为坦白的开口说道:“确实如你心中所想一般,这件事情很难办。正是因为难办,方才能找你来办这件事。”

这话的意思似乎是在说,好办的事情就不来找你了,看起来有点过于看起许长安的意思。

不过许长安并没有形色得意,他只是有些无语,开口反驳道:“我看真实原因应该不是因为难办才让我来办,恐怕是因为这个差事明摆着就是送死去的,所以咱们那位陛下才想着将这个屎盆子扣到我的头上。”接着装模作样的抹了把并不存在的鼻涕眼泪,感叹道:“也是,反正我一个孩子在这城里边无依无靠的,就算我死了也不会有人在意,我咋就这么命苦啊...”

说着话还偷偷瞥着面前的王招军,希望他能被自己的这些话语所感动,从而高抬贵手放弃要自己随他去查案的想法。

......

可许长安明显误解了王招军的意思,王招军口中的这件事情不好办是因为此事在城内牵连过深,无论是廷尉府或是大公子甚至是皇帝陛下亲自审理案件都不合适。

因为这些人来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会牵扯到各自立场,就算查出来什么,最终结果也很难服众。

这是很多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说的明白一些就是若陛下亲查,那刺杀车队的人必然不会是他,总不能自己查了一圈子下来,最后发现这件事情原来是自己做的,先不说自己会面临什么样的后果,光想想都觉着很好笑。

而若是廷尉府和大公子来查,那么将会有种种证据隐晦的指向皇帝陛下。

让这些人去查,那真相已经是不重要了。

若是这样根本就不用再查下去,直接抓阄似乎要更加省事儿的多,抓到谁那就是谁做的,大家也不用成天费心去思考这些事情了。

虽然无人敢质疑皇帝陛下,但那只是明面上说说的,在心里边谁不怀疑是他做的?

所以需要不牵扯到这些局势的人来查才较为合理,因此王招军来了都城。

正如和安郡郡守大人所料的一般,大公子与皇帝陛下二人也确实指认王招军负责主理这件案子,毕竟谁要是先不同意,那就能显示那人心里边有鬼。

所以二人一拍即合,既然他来了,那就让他查。

而除了王招军外若是再需要一个人,整座城里边没有人比许长安这个当事者却又是外来人要合适的多。

车队遇刺一案的当事人现在都城里边只有三位,其余两位都是御史府的人,崔相公与他的车夫七伯同样是不合适。

那么在众人不清楚刺杀许长安的与刺杀车队的不是一批人之时没有谁比他要再合适。

甚至比王招军还要更加合适,因为和安郡距离案发地点最近,同样是有着嫌疑,毕竟能射出两轮箭雨的人目标太大,想要不被人发现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除非是有人接应让那些人能够混入普通群众之中,又能让他们在需要行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