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时来运转(1 / 2)

英才转世疑云 李一止 4628 字 2020-02-16

接到去海州开会的通知,沈云善十分兴奋“天随人愿,我可以顺便去一趟凤凰城了!”

自从沈招银离家后,沈云善日日夜夜都在想着如何让他回心转意回到家中,也经常想起以德报怨的沈云喜和沈丁氏,还有一直不忘寻仇的谢正中和沈来巧。

经历了武盼弟的惊吓和沈招银的倾诉,沈云善多想早点到凤凰城啊!

可他转念一想,这一天离沈云喜去世四十二天,也就是说,离“七七”祭奠结束还差七天,谢正中和沈来巧肯定还在沈云喜家中没走,便一次次打消了前去和沈丁氏商量事情的念头。

……

在海州开完会回到家中,沈云善立即带上慰问品去李大龙家。

因为腿上的伤,李大龙只能坐在椅子上给学生上课,见到沈云善站在门口,他便说下课了,叫学生出去玩会,然后招呼沈云善进来坐。

“我这点伤没什么的,你干吗老是带东西来?”李大龙客气道。

“应该的!”沈云善笑着说,“你是为了保护我才受的伤啊!”接着,他又看着墙上的字念道,“巩金瓯,承天寿……”

“哈哈哈……”李大龙忍不住笑起来。

“老同学你笑什么?”沈云善问。

“镇长大人,”李大龙说,“那个字是巾字旁加寿,读帱,不是读寿。承天帱,意思是受天覆庇。

这个是宣统三年大清朝颁布的国歌,写得很好。我写在这里是教学生用的。

现在是民国了,还没有新的国歌,等有的时候再换上去。”

被指出自己读错了字,沈云善心中很是不高兴,但他觉得李大龙也没有多少讥笑的意味,便拍着他的肩膀强装笑脸道“在家里都知道民国,大龙真可谓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啊!”

“哪里呀,您不必过奖。”李大龙满面笑容说,“海州的老同窗经常写信告诉我这些的。镇长大人,这次开会什么内容呀?”

见李大龙毕恭毕敬的样子,沈云善神秘兮兮地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啊!我是特意来告诉你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李大龙问。

“国民政府撤府置省,苏州、江宁、扬州、淮安、海州好几个府变成了江苏省。我们朐南镇改为新莞市,隶属灌云县。”沈云善兴致勃勃地说。

“名字改来改去的,有什么好的?会弄得老百姓晕头转向的。”李大龙不以为然地说。

“你不要打岔!”沈云善说,“我现在跟你说正经事!”

“好的。”李大龙点头道。

“是这样的,”沈云善兴致勃勃地说道,“官家号召咱们把各家的私塾联合起来,在宣家大院办一个像模像样的洋学堂,名字叫灌云县第三小学。

你把私塾里的学生带过去念书,每个学生一年只要交一块大洋学费。你去学堂做教书先生并且代理校长,至于薪水嘛,每个月六块大洋。”

一听薪水,李大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激动不已,有点语无伦次地问“是、是真的吗?我、我没听错吧?”

“瞧你高兴的样子!”沈云善微笑着点点头说,“难道我专门来骗你不成?”

“当然高兴!哦,对了,”李大龙一边对着沈云善拱手作揖一边说道,“您现在是市长了,恭喜姑父大人,恭喜呀!咱们朐南镇……”

“是新莞市!”沈云善认真地说。

“哦,对了!不好意思。”李大龙心里不服气,但嘴里仍然恭维道,“在您老人家的操劳下,新莞市一片春机盎然,百业方兴未艾,百姓善者修缘,恶者悔祸。

如今有了新式学堂,将来海西地面上势必兰桂齐芳,人才济济。真是太好了!”

“老同学,你懂的真不少,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