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顺水推舟(1 / 2)

虹国记 叶惆夜怅 2956 字 2020-12-07

听了太后的话,旬北耀一脸狐疑,问道“那只是权宜之策,匡兴当真,太后不会当真吧?”

“当然不是哀家的真心话”,太后漫不经心道,“不管匡兴的身份是真是假,只要他对匡聚有恨,那就是哀家阵营的人。

但现在匡聚已除,匡氏一族的人,哀家一个都不会留!”

太后的话说得平缓,但肃杀之意透过空气传来,还是让旬北耀周身一凌。

他大致猜到了太后的意思,但还是觉得太过危险,不觉皱起了眉头。

“杀匡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宣他上京面圣。

是半路了结,还是等他人到再动手,还不都是太后说了算。

太后又何必大费周章,亲往涉险?”

旬北耀说着,像是想到什么,又道,“难道太后是在顾忌陛下?臣听说陛下对绞杀奎、由两洲家小一事甚为震怒,但不能留的人还是不能留。

多侯还是个稚子,我们杀他洲丞,一个外人,他也不会记恨什么。”

“他不会记恨,也不能再让他待在多洲了。就算匡兴死了,但他的旧部还在,迟早会出事。多洲必须要彻底清洗一番!”

“是,自当如此”,旬北耀不住点头,再次问道,“那太后还要去南巡吗?”

“去”,太后的回答仍旧没变,但却让旬北耀的眉头紧锁。

太后放下手中书信,看了他一眼,“还记得去年涟书殿那庄刺杀案吗?”

“记得,上次瑞扩殿议事,刑部旭尚书也提及到此事”,旬北耀微一抬头,问道,“太后想到了什么?”

太后点了点头“这件事的主谋不是丞相就是匡聚。”

太后将后背靠在椅背上,微微眯起了眼睛,“刺客再傻,也不会在匕首上留下‘涞’字这么明显的标记。

这么做只能是有意为之,为的就是把众人的视线引到涞洲上去。而那时,涞润冲正在犹豫是否与尭国联手合作。

被人如此构陷,以他的立场,又无门诉说澄清,最后也只能被逼上梁山。不想反,也得反了。”

“这么说,这个幕后之人是想逼涞润冲造反。而他一旦和尭国联手,西侧门户大开,虹国必将大乱。他们就可趁势再在国内造反……”

顺着太后的思路,旬北耀想着,“这么看,这个幕后之人最有可能的就是匡聚了。

丞相就算有这个意图,但他毕竟在咱们眼皮子底下,也更不可能拥有匡聚那样的兵力和财力。”

此时太后的脸上划过一丝未被人察觉到的冷笑,和旬北耀的猜测正相反,她最先怀疑的就是丞相。

逼涞润冲造反,看似只是想造成虹国混乱,让有野心之人趁乱作乱。

但涞润冲并不一定能成功,他很可能会面临虹国各洲的讨伐。

而真到了那个时刻,为了让自己的造反顺理成章,有理有据,他势必会将十一年前舞河决堤之事爆出。

不管世人是否相信,但无疑都会给王室带来一场暴风骤雨,让虹氏信誉扫地,甚至动摇其统治根基。

虽说丞相的力量不及匡聚,但他常年与东面四洲勾结,在明洲势力盘枝错节、遍地开花,想要趁势作乱也有资本。

对于自己首先怀疑的对象,太后自然是不能对旬北耀说的。

舞河之事,亿竹当年只与涞润冲接触,由涞洲出手,明洲之内无人知晓。

而涞洲涉及此事的一干人,也都被涞润冲收拾干净了。

之所以玹羽会知道,太后想,一定是儿子遣人,从当年幸存下来的受害百姓那里寻到了蛛丝马迹。

但就算他们亲眼目睹,可并无证据。对外宣扬,也不会有人相信。否则,也不会经过十余年还风平浪静。

如果涟书殿事件真的是丞相所为,只能说明他也知道了舞河决堤的真相,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