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年平辽?皇帝着急了吧?(2 / 4)

要自己拿钱买啊!”

几个乡亲相信赵怀一,率先行动起来。有了带头的,剩下的人们也受够了苦痛,急急忙忙地回去收拾。

“送走他们,就去你家的屯子。离得不远是吧?”队长望着离开的人们,伸手拍了拍赵怀一。

赵怀一笑了笑,却带着几分苦涩。离家这么长时间,他们定是以为自己已经死了,也不知道亲人过得怎么样呢?

其实,赵怀一等人只是潜入后金占领区煽惑鼓动的其中一支。除了这些小分队,辽民自发的暴动逃亡,在辽东也是此起彼伏。

海州所属张屯的汉人秘密联络辽南明军派兵,袭击本屯的女真人,然后逃归辽南;凤城、岫岩、双山、平顶山、鞍山、首山、彰义等十余地,也爆发了抗金的武装斗争。

辽南和东江本部适时出击,不断袭扰,牵制建奴,接应辽民逃归。

夏季炎热,建奴不是很适应,且战略调整正在进行,也没有再与明军纠缠的精力和心情。

明军各部也在屯积粮草弹药,补充训练士兵,也不可能大举出动。

大战没有,小战不断。辽东大地虽然并不平静,但双方都没有进行大调动、大发动的意图。

……………………

皮岛。

虽然镇江堡已经稳固,夹江而守的态势已经形成,但东江镇的本部还是设在皮岛,并没有更换地方。

毛文龙坐在书房里,正在阅看皇帝的密旨。

密奏制度不仅能够使皇帝耳聪目明,还给臣子一种与众不同的信重感。能跟万岁通信往来,自豪骄傲优越感油然而生。

虽然刚进盛夏,但皇帝已经密告毛文龙,中秋后便入京述职,平辽已不是年的事情,而只需一两年的时间。

皇帝的心急,在密奏中才体现出来。不加掩饰,更令毛文龙觉得皇帝的信任非同一般。

一年恐怕不太够,这是毛文龙的判断。但他也没扫皇帝的兴,一年虽紧,可也是有希望的。

万岁既然如此希望,那就向这个目标努力,成与不成,到时再说。

毛文龙斟酌良久,提笔在手,边想边写,谨慎认真地给皇帝写回奏。

现下的东江本部有三协人马,按照混成协的标准,到年底每协将扩充至八千人。飞骑兵一千,龙骑兵两千,步兵三千,炮兵一千。

这已经是朝廷所能供应的最大数量,三协加在一起,光马匹就有一万两三千,需要的粮草豆料也是相当惊人。

汇报了东江本部的情况,毛文龙根本不敢虚报。别人他不知道,苟真怀肯定有密奏权,说不定现在也在写密奏呢!

接下来,毛文龙又把朝鲜的最新消息向万岁禀报。

不出朱由校所料,朝鲜的李庆全使团携带明朝准封敕谕归国后,立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朝鲜君臣认为历史上明朝册封,必然是正式遣使,现在只有敕谕,所谓的“仁祖反正“及仁祖王位的合法性不能得到最终的认可。

李倧也很捉急呀,得不到明朝的正式册封,就会给反对者兴兵作乱借口。刚费尽心力平定了李适的造反,再来一次两次,这王位也够呛了。

于是,李倧在认真听取了李庆全的奏报后,明白了。马上决定再派使团,请大明遣使正式册封。

其时,朝鲜君臣也看到了辽东形势的变化。认为后金已被压制,威胁大大减轻。原来“亲明不怒金”的策略,完全可以改变了。

朝鲜使团刚刚经过皮岛,前往登州拜见袁可立,再去天津登岸,赶赴京师。

从毛文龙的角度,是想促成此事,从朝鲜得到更多的物资援助,才不管他是不是篡逆呢!

给朝鲜说完好话,毛文龙觉得还不够,特别是万岁又交代了密奏要特别注意,万万不可泄露。

“臣身受圣恩提拔重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