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华商总会两巨头(2 / 2)

辽,便与开通南洋诸国的海上贸易有关。

明朝的海外市场主要有倭国、南洋,南洋又分大西洋和东洋。大西洋以安南、占城、暹罗等为主,东洋则是吕宋等地。

走大西洋的海商回航时,通常会再运回苏木、胡菽、犀角、象牙等诸国产物;而吕宋则常常要空载而回,海商不太愿意走。

现在,朱由校希望走南洋的海商,能把粮食也作为一宗进口商品。一是运往台湾,便于大量移民;二是直运登州,接济辽东各镇。

当然,不是白运,只不过赚得要少些。把粮运到登州或天津,便可另获引文一张,可至青岛购买辽东和朝鲜运来的商货,主要是人参貂皮等山货之类。

辽东沦陷,象人参貂皮等物价格猛涨。从东江镇和朝鲜还能运来一些,但数量不多,已由朝廷在皮岛设点全部买断,只运到青岛交易。

也就是说,海商运粮的收益不多,但运作得好,却是船不空跑,从别处还能再赚回来。

颜思齐听了李旦的讲述,摸着下巴想了半晌,有些不太确定地说道“听你的意思,往北方输粮的赚头更大喽?”

李旦摊了摊手,说道“我也不知道哪个赚得更多,但东番好象没什么特产,应该是空载而回吧?”

“不能信你,我得好好琢磨琢磨。”颜思齐觉得不忙决定,毕竟他也没仔细算一下,还搞不清具体的收益高低。

而且,既然是皇上交代的,便有缓急之分,也不能光想着赚钱,还得让皇帝认为海商不是唯利是图,是为国为民着想的。

李旦耸了耸肩膀,手里的折扇摇了两下,笑着说道“反正我也不能独家垄断,你想做哪个都行。我还有点事,先告辞了。”

走了几步,李旦又回头笑道“忘了告诉你了,过几日,万岁御笔亲题的‘海商总会’匾额就会运到,咱俩可都得去迎接哦!还有啊,你记得去买鞭炮,多买些,别小气。”

颜思齐哼了一声,瞅着李旦潇洒而去的背影狠狠翻眼。老不死的,怎么活得象是更精神了。

嗯,得赶紧去找吴铮看文件,这老家伙还不知道有多少事情瞒着自己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