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章:北望有佛(1 / 3)

北方大陆居住着道祖,广大的地盘上因为曾经的杀戮,萧条不见人。

道路有尘灰铺,时来的清风,打转扬起的埃烟。

居于少数的百姓,从邻有的几间破败房屋出来,搜刮着有用的物件,装点回自己的整齐房屋。

临走前还忘吐槽说道“这穷酸的百姓,尽是破烂玩意,我也有这些东西,不缺啊!”

——少数的百姓还活着,只是活的不如死去的人光彩。

这是地处荒凉的北方之北,有人反抗,自然有人幸存。

这个地方的人活到了该活的年岁,按道祖的规矩生存,于是翻手间,毁了这里的百姓。

当有人陆陆续续集中到场地等待道祖过来给他们一巴掌,也会有人会逃跑。

逃跑的人想活下去,道祖会追究,但是会看心情来追究。

活在这个世界,没有思想上的仁义道德,无物质生活的娱乐。

少了感情的乐趣丰富,逃跑的人微乎其微。

仿佛是听从安排的自然,当道祖降下来一巴掌的力量,解脱了他们死的理由。

苍茫荒漠土地,幸存者仓皇左顾一片无有之景。

有些人在临死前选择了逃避死亡,或许觉得活着赖着,有个余生算是赚。

道祖也不计较,许是看来心情好。

逃者散四方,先逃者归众聚。

逃者或去先逃者聚,先逃者或离众而独行居。

这种生活陆续了十三年,在沉浮了三代的创城和延续物质循环,第三代人选择了和祖先一样的逃亡方式。

只是在七年前,这里出现了一位道祖的记名弟子。

凡是以除恶为名号的七年修士,皆可以道祖弟子居之称。

因为除恶有风险,道祖庇护之。

——西面荒凉甚巨,那位弟子建了座雕像,像高七尺,宽约六丈,躺歇匍匐平原。

逃者初见道祖弟子,无以言名之知。

道祖弟子初愣见我者不宣其名号,故自称“王若演。”

名号刚出,喃言自语说道“若演韵律深,不符合修士淡然相交之谈诚。”

又喃言语说“演若何为?”

“王演若是也!”

逃者见王演若拜像,疑问章程说“修士何也为此?臣服于相,有违道祖弟子脸面。”

王演若淡淡的说“道祖未见你等,正如这雕像是神,亦未能伏诛你等。”

逃者见此话说来玄乎,于是问“像为何名?”

演若说答“像神之相,佛神之仿。”

“何意?”逃者不解其说而自问。

演若无答,自顾自说“非此地之名号,莫问而自知其名,莫疑猜,非七国之音声调。”

逃者见道祖弟子无答其说,当做雕像为道祖而立,自顾自拜地俯首。

“没有仁义道德而逃跑,这些雕像可以庇护心灵的脆弱,至少你们还希望活下去,有些人却选择了死亡解脱。”

逃者拜相,敬畏道祖。正如道祖之外的强大存在,此番跪拜,谁人不想他活?

王演若这番作为,救了普通人,注定是触犯了道祖和天帝,因为道祖和天帝不为己。

——眼光微转这荒凉北漠,看到光景寂寥廓形,心情或许想到了,不逃也许是委婉的劫数。

逃者拜完道祖,起身恭敬退却此地。王演若见此逃者去也,想到自己逃向何处?

“本根生于异国,非七国境内。常修平民之道,做个畜牲官。”

王演若自叨说道,然后又说“管畜牲而长久者,臣服神者之仙上,乃为不平级。”

说完此话自言,疑惑自答说道“世间无道祖,此地生灵皆平等。何也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