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启用毕自严(2 / 2)

多,要知道大明商税非常低,二十抽一都很少,有的甚至四十抽一。

可十抽一会压死人吗,不会,大明的盐有世代灶户生产,产量极高,他们所产的盐没有贩卖权,必须统一交给官府管理。

而盐税则拿着盐引去买盐,和之间生产盐的灶户没什么关系,灶户只能之盐,不能从事其他事情,而灶户得到的确非常少,甚至无法养活自己。

因为灶户有定额,必须制之么多盐,否则就有牢狱之灾,但官府回报灶户的,很少很少,别说十文一斤,有的恐怕一文钱都没有,只有些粗粮。

现在,朱由检让灶户自己卖盐给盐商,十文一斤,除去一文的赋税,还有九文是灶户自己的。

这个价格,只要肯努力,绝对能过上好日子,要知道大明如今的粮食也就一两多银子一石,而一两银子是一千文铜钱,一石大概九十多斤的样子,一石盐大概有八百文铜钱收入。

也就是说,灶户只要生产两石盐,随便都能换取一石粮食,别说养活自己,养活一家子人足够,勤快点还能有存款。

至于商户,利润翻倍都有可能,主要还要看地方粮价,但无论如何,绝对有得赚,只是不会有以前那么多罢了。

不过按照朱由检之法,得利的是那些灶户和朝廷赋税,遭殃的则是那些大盐商和参与此事的官府衙门。

这些大盐商和地方官员影响是大,可那又如何,朱由检已经完全掌控天下兵权,基数最大的灶户也将得到巨大利益,对朱由检感恩爱戴。

朱由检倒是希望有些人跳出来,内库的又空了,抄家专家方正化最近也闲得慌。

“皇上,若如此行事,灶户没了限制,富有之时,农夫皆去产盐,颓废之时,灶户皆不产盐,如何保证大明盐量需求?”

范景文立刻之处其中的缺陷,灶户不再世代相传,产不产盐他们自己说了算,对朝廷非常不利。

“无需担忧,九文一斤,很少会有人拒绝,,,,,,”

如此高的收入,比耕种高多了,那些灶户有了盼头,且会放弃世代的手艺去种地?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