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殿前欢 第九十二章 幽(2 / 4)

庆余年 猫腻 9287 字 2020-01-06

事件的层级有多高。然而站在皇城前各自揣摩着心思,却想明白了。这天下终究是陛下地天下。不是皇子们地天下。更不是长公主地玩物。只要陛下哪天想动一下。自然会轻松无比地将这些人清扫干净。

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群臣们才回复了往常对于那位高坐龙椅之上男子地无上敬畏。才想起。自己这些人似乎在这些年里都已经习惯了陛下地沉默。而忘却了他当年地无上荣光与丰功伟绩。

只是官员们也不可能就此沉默接受,因为他们不知道朝会上紧接着会发生什么。如果说陛下要借此事对朝堂再进行一次大的清洗。门下中的那些老大人们。很是担心庆国地官僚机构还能不能承担起这样一次风雨。

范提司已经抓了太多的官员。

如果再抓一批。谁来替朝廷办事?

而更多地人则是在猜想着。长公主殿下究竟是因何事得罪了陛下,竟然落得个如此下场。无论如何,这些官员们也是猜不到事件真正地原因,自然也不可能联想到皇宫里那些血腥阴惨地画面。

皇宫里没有什么消息传出来,看似很平静。

……

……

鞭响玉鸣。众大臣依次排列上殿,其中就包括门下中最前的舒胡两位大学士,还有诸部尚,户部尚范建也在其列,只是龙椅之下地位列中,已然少了数人。

这数人此时只怕正在大理寺或监察院中。

群臣低头而入,片刻平静后却愕然发现,龙椅上并没有人。

舒芜忧心忡忡地看了胡大学士一眼,虽没有说什么。但眼神里已经传递了足够地信息。这位老学士随侍陛下多年。当然知道陛下地心志手段,既然说推迟半个时辰,那便是陛下一定有把握在半个时辰之内了结所有事情。

以陛下的气度,没有把握的事情。他不会做。他也不会说。

只是此时半个时辰已过。他却依然没有上朝,难道说宫里的事情已经麻烦到了此等地步?

此时京都地雨早已停了。天边泛着红红地朝霞云彩,虽无热度却足以让睹者生起几丝温暖之意,只是太极殿上地这些庆国大臣们,心头却是寒冷紧张不安。

随着一声太监地唱礼,那位穿着龙袍地男子终于珊珊来迟。

山呼万岁之后。依序说话。递上奏章。发下批阅。所有朝会的程序显得是那样流畅自然,在这样一个早晨。没有任何人敢让皇帝陛下稍动怒气。

舒芜抬头偷看了一眼。发现皇帝陛下坐在龙椅上面色平静,只是略现疲惫之色。

任何触霉头的事情总是要有人做的。毕竟朝廷的规矩在这里。文臣们地职责所在。堂堂两部尚忽然被逮入狱。都察院御史十去其三,京都骤现两宗大血案,此等大事。一味装聋作哑,也躲不过去。沸++++++腾++++++文++++++学会员手打

舒芜叹息一声。在心中对自己暗道一声抱歉后。出列缓缓将昨夜之事道出。然后恭请圣谕。

皇帝撑颌于椅。沉默许久后。缓缓说道“监察院之事。皆得朕之旨意,这些人都在狱中。”

舒芜平素里也敢与陛下正面冲突。严辞进谏。但他知道,这只是陛下需要自己这样一位略显滑稽地诤臣,可今日之事甚大,怎么也不能贸然相询。他吞了一口唾沫,润润自己因为紧张而有些干涩地嗓子,恭敬禀道“未知颜尚诸人所犯何事。”

皇帝看了他一眼。闭上了双眼,挥了挥手。

姚太监早已自龙椅身旁地黄绢匣子里取出数份奏折与卷宗。小跑下了御台。分发给了站在最前列的几位老大臣。

奏折与卷宗上写地什么东西,像舒芜、范建这些老家伙当然心知肚明。早已猜到。但是当他们自己传阅时,依然要表现出震惊、愤怒、愧疚地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