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接风(1 / 3)

汉有冠军侯,今有镇星候,大周之幸,为何不可。  也有很多参奏,比如收缴东西自己用,自己支配,送给许州刺史,留给自己家里……还有长史府等,随意抄家,无法无天……收买人心,百姓称赞过度……与许州刺史穿一条裤子……  皇上都没有问,直接驳回。  天大功劳,前后有多少,多少次浴血奋战,都看不到呢,难道是因为战死的少,就觉得轻松,这说明有能力……皇上恼怒。  那个懒惰小子,从来不争,喜欢咸鱼享受,最多脸皮厚点……他不会看错。  张星也确实如此,这是他最高理想。  不到逼不得已,他还是很喜欢咸鱼,四处走走,谁也别为难谁,都好好的生活不好吗。  许州刺史,不说张星,小公主讲故事中都提到了。  许州太难了,堂堂刺史身边连个五段都没有,山贼都敢直面挑衅,资源太少,高手太少,留一些没错。  至于别的,龙骑军成长这么快,百战之师,以战养战,连日来都没给他要多少资源,本就没错,这也是他给的权利。  难不成缴获东西都给他上报,他再安排分配,一次书信来往多久,什么都不用干了,叫什么精锐中的精锐。  看着手中的一些情报,老皇帝脸色难看,别人的他可以无视,这个是张星留下的。  阎家两个小子的罪状,张星没有夸大,照实诉说实情。  上次竑州动乱,阎飞黄趁乱袭杀连日征战疲惫休整的龙骑营,想一股脑灭了,可惜算错了龙骑营战力,哪怕疲惫,哪怕被偷袭,依然反杀很多。  还有阎腾达……老皇帝恼怒,神色变幻,一些事情他并非没有察觉,没有想法,但牵扯太多,容易引发动乱。  太子不成器,他大业未成,不想内乱,如此会拖垮战略,更延缓时间,他等不到。  只要他在,阎家不敢太过明目张胆,等到决策时,放到战场上,与之前一样就是。  还有很多……有些也需要平衡。  老皇帝老了,心有大志,不甘又心急,有些事还是不够果决。  阎家之前或许是,放到战场跟疯狗一样咬人,也是利器,时间久了,野心多了,看老虎掉牙了,未必啊……  当然这是随便想想一种可能,张星也不敢确定,有时候狗只能是狗,上不得台面,上不了大席,对于这些他并没有研究太多,他也不擅长。  怎么又说到了狗呢,狗的世界要是能懂,自己也快成了,算了。  羡慕嫉妒恨没用,已成定局,镇星候。  皇帝对他不错,很厚爱,先前一起谈论,连问都么问,也是很信任……但还是优柔了啊,对阎家也没有多少下文。  谁都知道阎疯子多疼爱两个孙子,若要问罪,会出大问题的。  何况阎腾达已经死了,这段时间阎疯子已经发疯多次,整个阎家都充满了煞气,阎飞黄也是冷冽的很。  话说回来,正是老皇帝年纪大了,柔和多了,才对他很放任,视作晚辈,张家本也一门忠良。换个皇帝,哪怕真大度,或许也会敲打乃至防范一下的。  若如此,他也懒得混,老皇帝对他好,他对老皇帝也是够意思的。  晋王邀请,简单的家常便饭,为他接风。  宋元朗自然也在,这俩家伙,张星很怀疑他们有一腿,就像方茂柳元德,老刘刑九,嗯,这些男人总是形影不离的。  宋元朗不知道想法,他还古怪呢,上次亲眼看到张星满意走出,张小忆衣衫不整,满是幽怨,腿还走路不灵便的跟着后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在心里随便诽谤别人,别人可能也会诽谤你的。  两人听说了张星的事,颇为羡慕,恨不得也亲自参与,他们也年轻,都是向往曾经沙场战斗的。奈何今日职责不同,京城附近的事情,他们还可以出击,远了就不能随便如何了。  相谈甚欢,两人问了很多,也是称赞感叹。  晋王很低调,也是到现在才邀请小聚,和周皇一样很节省,家常便饭,怕被人非议。  得知张星被封镇星候,也是祝贺。  宋元朗还是有些小复杂的,本来他很自信,以为自己会拿到武状元,结果败给了曾经以为只是文状元之才